【今特写】深入挖掘你不得不知的事。
能够掌握多语,是大马人常常自诩,或被国外人士赞许的事情。除了华语、马来语和英语,华社各籍贯的方言,如福建话、广东话、客家话、潮州话、海南话、福州话等等,也是大马本土一道多元语言的风景。
你会说几种方言?不如接受以下挑战,测试你知道哪些方言俚语?
随着时代改变,地域性的方言环境已经开始减弱,说方言的环境逐渐减少。加上国际语言和作为华社共同语的华语使用率大大提高,年轻一辈已经不常使用方言沟通,年长一辈更是感叹“方言已死”。
继承方言的必然是年轻一辈,而正当日常方言环境正在萎缩,艺术工作者纷纷把方言注入表演,以吸引年轻人接触学习。一些籍贯会馆也逐步改革,提供就业课程和策划各种活动,让年轻人愿意在会馆聚集,营造说方言的环境。
近来,亦有不少民间组织和艺术团体努力保存方言,让方言重新成为“潮流”,加强本土认同。例如首部以槟城福建话为媒介语的电影《海墘新路》,或是乡音采集的传播计划等。这让方言从日常交流的通俗层面,转型成为保育运动、或者表演的文化符号。
艺术表演和会馆乡团在转型过程之中,如何兼顾传统与创新,思考年轻人继承方言文化的问题?
歌曲加入饶舌元素
与方言歌曲创作人麦英(见图)的访谈是在一个细雨午后,途中有点耽误而迟到,匆匆抵达约定的餐厅,麦英(严月英)和表演搭档麦华(马桂华)已经吃着午餐。“不急,先点餐,喝点饮料。”将近60岁的麦英谈吐雍容沉稳,大家边吃边聊,才知道我是不谙海南话的海南人。
“不行啊,不懂海南话,你真的要被打了,”祖籍海南文昌的麦英打趣地说。
“但是我有听你的《海南话》,学一点点,”我尴尬地用她的成名曲当挡箭牌。
2010年,麦英在YouTube以方言歌曲《海南话》打响知名度。虽然以传统乐器编曲,但处处彰显新意,简洁歌词配上轻快旋律,更融入饶舌元素,唱出大马海南话逐渐没落的原因,目前已有超过20万次点播率。
其他歌曲如《妈妈》、《海南鸡饭》、《lo lo nia 摇篮曲》等,都以朴素题材唱出真情,歌曲在大马之外广泛流传。麦英分享,自己写歌比较随性,凭借这旋律捕捉感觉。她强调,这些作品一定要有海南人生活经验的 “海南味道”。
“我都是先有歌词,才加入旋律。有些歌曲为什么要rap(饶舌),因为有一些字唱不进去。就像衣服穿得太紧,肥猪肉(赘肉)就跑出来了;穿得太宽又不合身。什么衣服都配不到的话,就rap过去。但是确保咬字一定清楚。”
麦英希望自己的音乐能越做越好,让群众摆脱“方言歌曲就是陈旧”的刻板印象,赋予方言歌曲新意和潮流的特征。
“希望以后(歌曲)播出去,有人会惊讶:啊?这是海南歌曲?旋律听起来不像,唱了才知道是海南歌曲。”
首要考量观众喜好
19岁就已经到泰国担任琼剧团鼓头(掌板)的麦英,问起她如何在传统表演与现代创作取得平衡?她坦言,本身还有写传统的琼剧,但是谈到表演形式和内容,观众喜好是首要考量。
“我没有思想上的抱负。你说传统必须是这样那样,我也不管。我要抓住的重点是观众。你再优秀,整百个人演一场戏,但是没观众,有用吗?”
“好像全新创作《一条手帕》,我也把琼剧的唱腔创新。我要它很快,节奏很美,把那些姨妈姑姐那么长的尾巴(啰嗦的东西)剪掉,让它浓缩,快而准,然后演完它。”
麦英坚信,只要作品符合观众喜好,表演者不用多费口舌,自然受到观众青睐。她也补充,表演艺术的根脉,在于观众和表演产生共鸣。
“有时候听人说,传统没落啊,没有人看啊,必须还是从台上做起。你要改革,你要迎合现代人的口味。不要向年轻人说教。你只能让他们觉得,那些内容好像发生在你我身边。有共鸣,表演才有吸引力。”
坚信艺术潜移默化
除了麦英,曾在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双主修电影系和戏剧系的何灵慧也认同,艺术表演不以沉重的方式宣扬方言,而是趁机让年轻人接触方言,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何灵慧曾编导《释迦牟尼佛传》、《雪域上的光芒:文成公主》,在2015年推出《四籍家话》,以客家、福建、广东及潮州的民谣歌曲贯穿成方言歌舞剧。
询及为何将方言融入音乐剧,何灵慧(见图)解释,母亲去世前一直嘱咐“好卖祖公田,唔好卖祖公声”(宁可典当家产,也不典当母语),她想借此回应母亲,也想让社会透过表演认识方言。
一头短发的何灵慧充满朝气,她说,大多数歌舞剧的演员不谙方言,即便懂得也说得不流利。通过表演,他们必出重新学习歌曲,也因此开始珍惜方言,以及背后蕴涵的文化。
“以前(年轻人)觉得方言是老土的,后来重新改编,他们就会觉得这种音乐很好听,也开始喜欢这些歌曲。以前他们不是抗拒,只是没有理会。”
“歌舞剧结束后,有观众说下次会带孩子来,让他们知道方言可以这样处理,歌谣可以这样好听。也有观众分享,她看到一位祖母带着孙子看演出。祖母用英文问:看得懂吗?孙子答:看不懂,但是我很喜欢那些歌曲,很好听。”
方言应从家里说起
祖籍客家惠州的何灵慧也表示,除了让年轻一辈趋近方言,懂得方言的长辈也应该身体力行,在家营造说方言的环境。她以个人经验分享,母亲在菜市场开药材店时,懂得多种方言,但是孙子不会讲也不愿学,导致母亲必须学华语才能跟孙子沟通。
“母亲去世后,我决定在家跟侄儿说方言。当他们来老家过夜时,我们尽力坚持讲客家话。他们有时候会:啊?(听不懂)我还是用客家话回答。至少现在他们会听啊。”
“中英文在学校和社会上,很快就可学习跟进,那么在家多学一个方言,不好吗?你做生意或打工,遇到上司、师傅、顾客、生意伙伴,如果会讲方言,就有亲切感。你这样想,就更发现学习方言的价值。”
图一:1931年马来半岛各县的华人优势族群(人口比例占超过45%者,视为优势族
群)/白伟权制作。
会馆改革吸引青年
除了艺术团体,各籍贯会馆也被视为维护方言的堡垒。他们经常资助方言表演,提供方言交流平台,然而参与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
约在马潮联会总秘书林家光(见图)家里采访的那天,他因为出席会议而稍微迟到。回到家里已经一脸疲惫,但是聊起会馆,他即刻恢复精神,侃侃而谈自己即将在会馆推行的一系列方针。
“我们跟一些学院谈汽车修理(课程),也希望设立商业培训课程。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没有机会升大学的,他们为了前途,也会来会馆听听。我们也可以办冬令营,跟中国潮州青年交流学习,增加年轻人对会馆的归属感,也扩大朋友群。”
“我想用一些元素,包括准备话剧、广播剧、新闻的稿件,举办生活营。两三天后会有‘考试’,就是要营员讲广播剧,或者念潮语新闻,我们会找话剧组和新闻组导师训练他们,然后教导他们怎样查字典。(营员)回到各个属会之后,就能培训有兴趣的人来推广活动了。”
除了筹办一系列课程活动,林家光也分享,马潮联会在1990年初曾写信要求第五台(现为爱FM)设置潮语新闻时段,扩大潮语的交流平台,并在1996年正式开播。当时,电台已有粤语、客语、闽南语等新闻时段。
身为会馆的一份子,林家光不但成为潮语新闻播报员将近八年,会馆代表也在停播新闻风波时出面表明立场,希冀能留住每日仅仅5分钟的潮语新闻时段。
他表示,会馆需要与时并进,从早期照顾乡亲落脚处和福利,后来提倡教育培育后辈,到现在应该配合社会需求,提供合适协助,逐步落实改革计划,才能吸引年轻人参与会馆。
频频遭泼冷水
然而提到会馆,麦英却颇有微词。她表示,自己创作剧本和歌曲,本来希望一些会馆能给予协助,结果他们反应冷淡,说不需要这些东西。
“甚至还有人说:这些东西没有人要看的啦。只有傻瓜才去做这样的东西。”
面对冷嘲热讽,她直言已心灰意冷。尤其碰上晚宴,麦英唱歌表演助兴时,却有人只为酒聚喧哗,忽视艺术表演,让她气愤难平。
“后来我决定不在这样的场合演出。我觉得艺术比金钱还重要。你尊重表演,不给一分钱,我也站在台上为你表演。如果你觉得给了钱,我就要像猴子,抱歉(我不接表演),一碗饭煎一颗蛋我都饱咯。”
另一方面,何灵慧也表示,华社蕴涵丰富籍贯文化,会馆社团应该再接再厉,确保这些文化不会消失。
“会馆可以举办一些吸引年轻人的活动,也让会馆年轻化。比如说,各籍贯会馆可以举办方言歌曲创作比赛,用各自方言创作歌曲。当然奖金丰厚不丰厚也是吸引力之一。”
林家光则强调,如果要振兴会馆活动,团员须有热忱,愿意付出,而非一味想从会馆牟取利益。
“如果你肯付出,当看重你的人稍微提拔,你就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如果你进来会馆,是想做保险,还是做直销,想来会馆找一些生意,或反问会馆能够给你什么东西,以这种功利性的想法进来会馆,肯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