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和709围城,人民同样的愤怒、同样的流泪、同样的逃亡,参加者的激情书写,同样拳拳到肉。不过,若以围城前夕参加者的心理状态来看,两者还是稍有不同。
由于709事前笼罩在一片“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白色恐怖下,决定上街的人都做了人生中一个很大的决定,大有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709前夕,看参加者的文章,就像读着林觉民的<与妻诀别书>,参加者那种准备从容就义,仿若生离死别在即,明天之后,可能就不再回来了的心情,令人动容。我们也仿佛看到<傅雷家书>里头,傅雷夫妻在临死前,透过遗书对亲人嘱呼后事的那股愁怅。为了家国,这些人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当中的慷慨,着实让读者心情沉重不已。
使命感和愤怒填满胸臆
相较于709的凝重,在428的倒数期间,普遍上少了一种随时“壮烈牺牲”的氛围,似乎相对“安全一些”,相反的,对许多人来说它更像是一个被期待着的大节日。尽管主办单位早前不断向民众晓以大义,说428绝对不是一场嘉年华会那么简单,它有着更宏大的公民社会意义,如果上街人数少过十万人,那么我们就得承担更大的反扑。
但是428毕竟是大事件,随着集会日期的逼近,加上执政单位和主办方对场地的谈判破裂,吉隆坡的天空急速变得萧杀,而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愤怒也很快填满每个人的胸臆。为了公平选举,为了国家“钱”途,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安全的生存空间,人人都在摩拳擦掌,“虽万人,吾往矣!”
证明纳吉派糖果是天真的
从428集会现场看来,当中有不少年轻的面子书世代,他们是抱着“给那鸡一点颜色看”,“教训国阵”的心态而来。可喜的是,我们也看到许多平时养尊处优的安哥安娣在高喊Hidup BERSIH!如果连这些生活安逸的族群都走上街头,说明了人们心中的怒火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再度证明了纳吉所派发的500元糖果是天真的,也说明了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政客所问的“人民还要什么?华人还要什么?”是极度的无知。我相信除了政府,凡是有良知的人民都知道:是政府的肮脏、贪婪、血腥,迫使人民走上街,人民再也不想继续活在白色恐怖、失望、憤慨、难过的氛圍中。
然而,我先前对428 所作的“安全”臆测,就在下午3点完全破灭了。当催泪弹和水炮不遵守游戏规则开始连番射向人群,当人民公仆变成暴警到处毒打平民,包括毆打妇女和老人,甚至连新闻从业员也惨遭毒手,再加上警察飞车撞人,再再证明了国阵在428的残暴手段比709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此刻,人民原先因为突变而引发的恐慌很快的转为极度愤怒,部份群众决定和警方周旋到底,因为他们的尊严受到了伤害。
513魔咒已破灭肯定证实
25万人挤在狭小的街道,当天没发生因踩踏而导致伤亡事件,已属万幸,也是集会最大的成功。在逃避催泪弹和水炮的过程中,表现专业的友族集会老手一路领军,不时提醒大家勿过度惊慌推挤,尤其是首次参与集会的“初哥”,得以跟随大队逃至烟硝范围以外。
这种现象除了守望相助可言之,还应包括一个信字。如果说有人对709是否真的已经打破513魔咒还有所保留,那么428则完全肯定了这个事实!有关民众和警方的对峙过程,以及各族间打破藩篱的事迹已经有太多的精采描述。对于709和428的激情书写和血泪控诉,有学者认为,它或许可以成为我国的“伤痕文学”。
709是创业,428则守业
创业难,守业更难。对我来说709是创业,428则是守业,这一天,我们不只守住了基业,还大大拓展了事业版图。有别于709,428呈现了另一番风景,无论是出席人数,或是族群比例。这次集会,华人占了近乎半数,可说完全打破了‘华人怕死’的印象。而高达25万的参加人数,更创下了马来西亚的集会历史记录。华巫印、老中青、环保组织、宗教团体、妇运组织、乡团会馆,都一一登场了。428成功集合了香蕉、榴连、山竹、红毛丹等等,是一个很道地、很成功的大马水果摊。
围城结束后,网路战场一如往常的继续延烧,各种真相假相、真理歪理、政客丑态陆续无所循形。无可否认,许多网战参与者由于隔着一道墙,可以任意辱骂,用语极尽煽情和粗俗不甚。骂者固然畅快,然而这也恰恰反映了网民的文化涵养和政治认知水平。眼下的情境,说明了在民主斗争的过程中,激情固然不可少,因为它是召唤和凝聚草根力量的元素,但是激情过后呢?
最终还是要回到理论建设
街头运动只是民主的一部份,在民主化的过程中,对政治抱持务实的学习态度,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感谢电脑科技,感谢面子书,它让我们得以在弹指间动员全国甚至全球的力量。不过,政治斗争,不仅仅是在facebook上按几个Like或骂几句“赶羚羊草之摆”,“仆街咸家铲”一切就会变得那么美好,因为如果处理不当,事情也许会变得更坏。
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理论建设,对政治,对民主议会做更多的功课,提高整体政治素养。不然的话,清洁、还政于民始终是一个模糊的口号,部份集会者最后只能落得像张惠妹的<相(做)爱后动物感伤>一般,激情过后,依旧是满街的空虚和落漠。
感谢BERSIH,感谢催泪弹,它让许多物质生活泛滥的新世代,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见证了一个大时代的遽变,也让他们知道国家改革,不是坐在电脑面前就可以成事的。催泪弹的滋味并不好受,但我们相信这一代人的眼泪不会白流,许多人会因此而踏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