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的其他作品
mk-logo
来函

拜读李宝钻2023年6月16日在《星洲日报》的《回应〈历史课本误导孩子了吗?〉一文》,再看了独中初一历史单元三关于基督教的叙述,也想提出拙见。

必须肯定的是,各位编辑老师在繁忙教书生活中,承担起编写课本的重任,是一项不易的工作。但如果说其中所呈现的内容代表的是“选择的学习内容”,那课文所撰内容就值得商榷了,尤其课本中提到,这些内容代表了教育系统中的“合法知识”。

我才疏学浅,不知此词确义为何,但就字面而言,似乎意味课本内容有其正确性与绝对性。但作为孩子们知识的输送者,我们应凿开正确的道路,让孩子们以正确的理解去探索历史。

的确,历史是两个时间与空间共存的记忆。无论孔子编的《春秋》、司马迁写的《史记》,都是在他们的时代里就所及的史料还原的历史场景。但我们诠释历史相关名词时,当回到其时的历史情境进行解读,而不当以今天的理解来释义。

针对“基督教”一词,不能否认,今天指的“基督教”,或者说今人所理解的“基督教”,确指基督新教。因此,课文所述“他们随后组成团体,向更多人宣扬耶稣的教法,逐渐形成新的宗教──基督教”,与今人所理解的在内涵上不同,似易有误解之嫌。如以“早期基督教”、“初期基督教”或“原始基督教”的称法,是否更为贴切?且“教法”的使用亦不妥贴,用“教谕”更为贴近耶稣对时人的教导。

次者,希伯来文的“默西亚”(弥赛亚)指的是“受傅者”(受膏者),被傅油的人(被油膏抹的人);而“基督”一词源自希腊文,指的也是“受傅者”。在《旧约》中,先知、司祭和君王在接受他们的职位时,都会被敷油,意指蒙天主拣选的人。惟两词并不等同于“救世主”。

必须指出的是,耶稣并没有称自己是“救世主”,而以“人子”自称。关于“救世主”的内涵,实也值得探究。《新约》中的犹太人在罗马的统治下,希望《旧约》中所说的受傅者,能够将他们从罗马的统治中拯救出来。但耶稣自述,“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悔改。”(《路加福音》5章32节)耶稣“确实是上帝选民的拯救者,但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政治意义上的拯救者”(《基督教概论》)。耶稣要拯救的是人灵,因而对“救世主”的理解应更审慎。

另外,宗教改革后,天主教并无宗派,只有一个天主教会。李文中所提“耶稣会”是天主教的修会、修院,是天主教会内捨弃世俗生活,选择献身基督的独身修道团体。参加修会或住在修院者,一概称为“会士”,男性修道者称“修士”(有些修会既培育修士,也培育神父),女性修道者则称“修女”。

修会团体的成立必须获得教宗的批准。《天主教教理》是天主教确认信仰本质,为大公教会传扬准则的书,其中对“修会”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修会组织:“早自教会初期,已有男女信徒实践福音劝谕,为能更自由地追随基督,更忠诚地效法祂,各人以自己的方式,过着献身事主的生活。其中有许多人,在圣神的感召下,或度独居的生活,或创立了修会。教会就以自己的权力,欣然予以接受和批准。”(第918条)。

除了耶稣会,尚有本笃会、方济会、道明会、主徒会、圣母圣心修女会等。目前的教宗方济各即原属耶稣会成员、著名的特蕾莎修女是仁爱传教会的创立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耶稣宣扬基督教且信众日增时,自然会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和犹太教领袖构成威脇,成为杀害耶稣的理由”的说法,不甚正确。一者,耶稣不是宣扬基督教,而是宣传天国的福音,“基督教”的概念是较晚期方出现。二者,从《圣经》记载,耶稣的宣讲的确对犹太领袖构成威胁,但耶稣所行所言未必“自然”对罗马的统治造成威胁。

有研究显示,“从罗马传统信仰特点来看,基督教并非其天敌。罗马人虽然认为自己的信仰高人一等,但并没有推行单一的宗教政策,而是体现出包容性的一面。罗马帝国在对外征服过程中并没有把自己的宗教强加给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只要被征服地区居民履行政治、经济上的义务,并为罗马的福祉祝福,是可以保留自己的信仰的。”(刘林海《早期基督教的命运》)

耶稣追随者第一次公开遭罗马帝国迫害,是从公元64年开始,距离耶稣之死已逾30年。所以说,耶稣对罗马帝国构成威胁之说并非“理所当然”的。

解释历史名词,我们应尽可能回到当时的语境中解读;叙述历史场景,我们尽可能回到当时的情境中建构。为求所述更贴近此宗教本义,可尝试和相关团体或组织进行沟通、交流。毕竟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国家,课本的知识实是带领学生了解不同宗教的最直接管道,这也有助于促进各种宗教之间的了解。

我们很难、也不能完整地呈现历史的本貌,历史课本的编辑尝试要正确地建立起更“合法化知识”,是重大且艰辛的任务。我想历史这一科应该教导学生的,是如何实事求是、如何缜密思考、如何汲取历史教训,以更包容的心来理解这个世界。希望历史课本编辑者在多方交流和共同努力下,能达此目标。


张茹娇,国立台湾大学文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硕士、里仁文史工作室负责人。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关注《当今大马》WhatsApp频道 随时接收新闻推送。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