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如果华裔能人成为首相的助手,华社或有与有荣焉的赞赏。但是,有例子可循的是,有些人成了巫统领袖以华制华的棋子。所以,胡逸山当今的荣耀,成了具有预言家德性评论人的隐忧。他们甚至引经据典,控诉当年与董教总暗通款曲,呐喊“打进国阵,纠正国阵”的四君子,过后的表现伤透华社的心,说明忘恩负义多在读书人。
胡逸山曾竭尽心机攀附平面和电子媒体,得到诸多平台抒展政见,过去对执政党啧有烦言或义正词严猛烈炮轰如今成了包袱。评论者迫不及待提醒胡逸山紧记他过去说过什么,就应该按照他的评说,以政治秘书的身份平定天下。
尤有进者,对胡逸山摸得熟透者,希望他最好远离“那几个一度和他频密上卡拉OK的吉隆坡直辖区马华的大捞卡”。这种干预个人社交取向的劝诫,显然不应是评论者应有的作为。
现年35岁的胡逸山曾被称为智商甚高的神童,正因为他的学术成就卓越,人们甚至期待他身为首相政治秘书之后变得神圣,利用其影响力向首相吹耳边风,为华社权益缔造辉煌。
如今,人们显然忽略了客观事实,胡逸山出任斯职由首相钦点,纳吉对一个曾抨击他和国阵政府的评沦人能包容委以重任,或多或少已领会他的某些政治观点。而胡逸山以本身的意愿出任,无论他今后能否把自己的政治思维融汇贯通在纳吉的决策之中,已不是他想要什么,纳吉就做什么。
必需搞清楚,胡逸山并非摇旗呐喊:“打进相府,纠正首相”,他没有肩担任何政治使命,目前仅仅是打一份工,外人无需替他指点江山,面授机宜。别把人家的职业倾注太沉重的政治使命和因素,逼他自残。
作为观察者或评论人不要对人要求太苛刻,不要把本身的意识要胡逸山言听计从。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我可以教训二十个人,吩咐他们应该做什么。可是,要我做二十个人中间的一个,履行我自己的教训,那就难办了。
注:作者部落格 http://limfan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