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来函
将文化和语言交给学校太危险:回kl liew

在过去两周繁忙的日子,我坚持抽空发表我对英文教数理的意见,是因为在这纷乱的马来西亚社会里,我们的所有政策和观点都加上了严重的种族因素,这和台湾的统独话题一般在消耗国家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衰弱都是由内部纷争开始,马来西亚是我的国家,尽管以巫统为首的政府曾经、甚至还在歧视和边缘化我所属于的族群,马来西亚却从来没对不起我。

作为一个公民,我除了交税和投票,我有责任在国家国力每况愈下时,中立地提出看法和批评。我不支持国阵政府,甚至会呼吁合格选民在三场补选中都投反对票,但我还是要理性的看待英文教数理。

在众多《当今大马》的读者来函中,kl liew的来函既不举无聊的例子,也不进行人身攻击及空喊口号,这种文明的问政态度是知识分子的好榜样。这是自由世界,我不能将我的意见强加于kl liew。

很遗憾的,从kl liew君的 最新回应 显示,我们从英语教数理这话题又辩回到“中文和中华文化”,这证实我在〈抛 开华文紧头箍来看英文教数理:回kl liew 〉一文批评kl liew被狭窄中华至上的心胸已经占据了自己的思维是有根据的。“杯子有半杯水,你可是说它是一半是空的,也可以说是满一半”,这是我要重复的旧话,kl liew回我的文章总是只以一种角度来看问题,结果自相矛盾的论点还是给我机会去反驳,辩到最后还是中华至上。

kl liew提到“美国是个大社会”,拥有许多日本、韩国、中国、马来西亚移民的第二代,而这些移民在学校适应很好,而且“还学第二语言法语或西班牙语什么的”。这段话有它的实际性因为我曾经在一些调查统计中看过。当然,这段话可能也否决了kl liew较早时 提出 “听不懂英化的数理变成不喜欢数理”的理论。很多在美国的日本人和韩国人都坚持以母语交谈,但是在美国,他们却不会坚持母语是教数理的最佳启蒙语言。kl liew可曾想想,移民美国的孩子们既要学“第二语言法语或西班牙语”,为什么却不要求数理必须以母语来教呢?而他们的第二语言又是以什么标准或原因来选择呢?马来西亚移民的第二代会选择法语呢?

kl liew提到犹太人坚持孩子都会读希伯来文圣经是非常好的例子。比起犹太人、日本人和韩国人,非洲人和印度人是最容易将英文当成母语。这是为什么?我一再提到以深远的历史和世界眼光来看问题,印度有印地(Hindi)和英文作为国内官方语言。但在各个区域,印度还有其他14种区域性的“官方语言”,非洲的部落也是如此。因此,在这种的复杂背景下,非洲人和印度人都妥协以别人的语言作为沟通工具。我不是要求每个马来西亚人都以英文交谈,我的论点是避开争议,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主张之一。很遗憾,避开争议这4个字是没法进入kl liew的思维。

马来西亚社会是多元化的,在70年代联邦政府将媒介语改成马来文时,东马二州是延迟该同化政策的。然而,在马来领导人醒觉坚持马来文造成本身族群无法在私人界竞争后,我们所谓的华团代表,还在鼓吹母语是最佳媒介语。这些腐儒在举法国、德国、日本为例时漠视他们崛起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更别指望他们能像kl liew君提出美国移民如何适合环境,犹太人如何坚持孩子都会读希伯来文。印尼华人在将近40年的高压政策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化,印尼政局稳定和开放后,华人文化跟着也复兴了。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人能在压制其他种族学习本身的文化和母语。

kl liew拿舅舅的儿女为例,这些第二代的美国人“英语法语都说得很好”,我须重提我在〈 再论英文教数理来增强竞争力 〉和〈 抛开华文紧头箍来看英文教数理:回kl liew 〉这两篇文章所写的: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作父母的,有没有去推广、教导和培训自己的孩子呢?这些话相信也进入不了kl liew的思维。kl liew的舅舅早年不鼓励孩子学中文,却让孩子去学法文,这又能怪谁呢?这就像新加坡,讲华语的环境都很好,孩子们看得懂梁智强的电影但却选择多用英文。家长不鼓励和培训孩子们学中文却把问题归咎于政策,如果新加坡政府政策上归定必须学好中文到kl liew的水准,kl liew在美国的舅舅可能又认为不让人们自由选择是侵犯人权吧?所以,华小是否变质这问题的威胁是在家长本身而非外来因素。

血液里还有没有中华文化这个问题,在100年前或许是情绪化和严重,但在现代世界大同的社会,家长可以教导却不能干涉,这种你是不是华人的问题纯粹是个人选择。拿旅居马来西亚的永乐多斯来说,她是维吾尔血统,早年在台湾生活,后来嫁来马来西亚。她在她的 部落格 中把华语当成她的母语了。中国大陆现在还在人民币上印着维吾尔文,也就是说这个语文还没消失,而新疆的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也搞得中国政府头痛。可是,我会去问永乐多斯她还流着维吾尔血液吗?我不会,因为这是大同世界,也是个人选择。

kl liew有留美经验,我有留英及留新加坡的经验。我也曾在香港、澳洲、台北和北京工作。海外的经验令我有机会看我们的处境和我们的竞争优劣。眼看马来西亚停滞在无聊的种族和政治纠纷,国家经济无法抛开种族因素,国家处境确实是令我难过。谈国家竞争力,教育是根本,一代人的努力往往要另一代才见效。

kl liew认为我的孩子“直接读英文课本,早早接轨世界”,这可有趣的很,我的女儿这周假期在读我从北京带回来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中译本。拿这本书来说,台湾版叫“谁搬走我的乳酪”,单是日常语言,奶酪和乳酪就不能统一,中文数理书本呢?我们能只根据马来西亚版本而已吗?我教育我的女儿是多元化的,我支持英文教数理,但我孩子看、听、讲的不一定全是英文。我女儿7岁就看了“西游记”白话本,有谁能规定看英文数理就不能看其他中文书本?kl liew如果曾看过国内书店所摆卖的课外读物,再比较中台和英文版本,什么是对孩子最好,每个人的角度恐怕是不一致的。

kl liew的中华文化如果只限制于“读金庸,驰骋于中华盗侠之间;看中文版《当今大马》”,看来像是典型的马来西亚华人,我不愿意多加评论。然而,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信心,自己肯负责教导孩子中华文化,有没有华文小学根本不成问题。这个世界上,除了大中华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其他国家都根本没有所谓的华文小学。然而这不阻止旅居该国的华裔保存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当人们开始将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交托给学校和老师时,危机才真正开始。

当kl liew再度提到“目前几个有钱而且快速进步的国家和地区,他们都是不说英文而是说中文的,叫我怎么还赞成华小用英文教数理?”这句话,我批评你被狭窄中华至上的心胸已经占据了自己的思维就有了另一根据的,我早在〈 理性看待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回应E=mc^2 〉就提到“中国市场虽然大,可是8百万华人人口不是每个人都是作生意。更何况,全世界的市场任何时候都是大过中国市场,印度人看得到的,我们也必须看得到”。kl liew君被中华至上所蒙蔽的程度比我想象中严重。


关注《当今大马》WhatsApp频道 随时接收新闻推送。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