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2问我为什么必须从小学开始,我以这段140年前的历史来开始,德国人在140前就开始改革教育和崛起,所以今天他们无须以英文教学。
我要重申,我谈的是小学以英文教数理,这话题无关华人文化和母语。很多人只以个人对华小的期盼,希望华小替自己教育孩子中华文化,而漠视教育和国家兴亡之间的利害关系。那些对自己的文化没信心的人一律只懂要求保护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政治人物又一律为选票和官位着想,这局势是令人担忧的。马来西亚这个年轻国家,既没有欧美强权和日本侵略和剥削他国的历史,也没有百年以上的工业基础。21世纪国家竞争,我们还有百年来兴邦吗?再50年后,我在〈 英文教数理才能增强国力:回应kl liew 〉中提到的N-11就要超越我们了。董教总和GMP里的腐儒只懂提起德国、日本、法国,对他们的历史却一字不提。强国教育是要借鉴和吸收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马来西亚就是因为这些腐儒的压力集团和无能的领导人,国家才每况愈下。
E=mc^2辩的方式像大专华语辩论比赛。通过种种技巧,无论我有没有写过的,只要有个假设就可以断定我的立场,然后再加上一个比较或比喻,E=mc^2就以为是对了。E=mc^2如果不提自己是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我是不在乎他的文章。我在乎的是一个好的政策不要被误导下而取消的后果,既然E=mc^2以理工大学的学生发表意见,我也必须以理工的背景来回答。E=mc^2认为kl liew说得不错,我总是避开一些盲点来回答。 kl liew 说他担心华小变质,我早于3月11日 中午12点21分在《增华裔人口和华小师资才是正途》一文中提到在华人人口出生率下降和缺乏师资之下,华小已经变质。kl liew 没去看清楚我的文章,在3月12日 下午2点10分月日时分再问我同样问题。
E=mc^2认为我避开你的问题,是因为你要我一句一句回答。你说你在南洋理工大学,那是我的母校。学工程的都知道,在看或写论文,作者会提到其他学者的一些观点来加强自己的论点。为了避免长篇大论,作者是不会一句一句去解释而只作些介绍,加了注释,读者需要自行参考来了解详细。对于印度,如果我提到四大金砖(BRIC)和高盛投资银行2003年的报告,又提到维基解释的四大金砖,你不自行去研究这些资料和思考印度的竞争优势就认为我逃避。
国家贫富悬殊,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这是任何地方都有的,包含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同样的,马来西亚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也只造福一部分人民,这是资本主义现象,马来西亚很久就有这种现象。你问我是否希望我们大马出现这样的现象,我在〈 英文教数理才能增强国力:回应kl liew〉 一文就提到马来西亚的特权、AP、政经关系。你是不去看,所以才会再问我同样的问题。不论我希望不希望,马来西亚已经出现这种贫富悬殊现象,例如马来西亚少数民族已经受到边缘化才有优秀但没有100%A1及贫寒的华人子弟无法获得奖学金升学、HINDRAF等等问题。
印度科技进步,外包业务为国家每年带来320亿美元的商机,这的确只造福一部分的印度人。在印度,这些因科技而赚取外汇的人开始花钱改变生活时,他们就带动国内经济,在这种经济循环下也带动印度经济而惠及其他贫民,这道理和邓小平说的“让一部分的人先富起来”的道理是一致的。我在现实接触的印度人,很多都是从乡村地区出来的,教育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也和许多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例子是一致的。是你低估了人类为了要改变生活水准而愿意付出的牺牲,而不是我看不到被抛在后头的贫民呢。早几天的SPM成绩放榜,城市外的考生取得更优秀的成绩就是另一个例子。
我们是不能将所有印度人培训成科技专家,在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操作下,有人被抛在后头是现实,在任何国家都有。如果你想帮忙所有人,历史已经证明共产主义是失败的。另一方面,我们在谈英文教数理,当然就是关于培训多少人口和市场需求。如果市场没有那些需求而国内大学又一直培训更多毕业生,反而会产生反效果。如果每个国民都是科技专家,还有人会清理厕所、卖云吞面吗?弱势阶层落后是社会进展不能避免的,如果国家要照顾每个人民,领导人还有时间来带领国家崛起吗?
你写“按照Seng S Ong的逻辑用英文来学习数理能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原来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俄国人、德国人都是没有竞争力的一群人。”如果你要以这种大专华语辩论比赛方式和心态问政,是很适合到台湾当立法委员或大马的国阵议员,用句北京话,你这是扯皮。我从没说过不用英语言就没有竞争力,我第一篇文章〈 理性看待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回应E=mc^2 〉回答你时就提到俄罗斯的太空科技甚至优胜于美国,在同一篇文章,我甚至提醒你这些国家人口的母语比例和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社会这般复杂的事实。你看不到日本,韩国、俄国、德国社会结构普遍上都是同种的。当然,你可能不知道德国也有很多土耳其移民,而这些移民没有要求以本身的母语教数理科目。你可能也不知道法国有很多北非阿尔及利亚移民,他们也不曾要求以他们的母语教数理科目。我在《 英文教数理才能增强国力:回应kl liew 》再度提到借鉴印度、菲律宾和新加坡采用英文来避开教学媒介语争议。你既然没看这些,当然就没看我另一文章《 再论英文教数理来增强竞争力》 解释日本、德国和法国是靠殖民、剥削、战争等等卑鄙手段来进行国家富有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百年来的经营,这些国家已经拥有雄厚和坚固的经济基础,这是和我们马来西亚不同的状况。你没看清楚我的文章和回应,因为你只想大专华语辩论比赛来赢这场辩论,而不是认真思考国家的竞争力。中国大陆拍摄的“大国崛起”,相信你是没看过了。
另一个例子,印度这部《Slumdog millionaire》电影是根据一位印度驻南非副最高专员索瓦鲁于6年前的小说改编的,索瓦鲁来自印度北部城市安拉阿巴德,E=mc^2只需提到导演是“英籍”印度人,一转话题,谈到印度政府禁播该电影,就关系到我提到的中华文化“有容乃大”,E=mc^2君请注意,我不是写“百川入海”,我写“海纳百川”,你为了要赢,连我写什么也没读清楚。更何况,印度政府禁不禁播该电影,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或者我的“有容乃大”有什么关系?要以这种没厘头方式来辩,中国的文盲占世界第二、中国的贫富不均、贪污腐化、中国也禁播抗日爱国(也是获得奥斯卡奖但却政治不正确)的“色戒”,你提到中国为例时可曾参考你批评印度的标准?你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你是华人沙文主义者,你对中国和印度有双重标准。
你问我:“究竟我说的小学用母语来学习,中学才改成用英语学习,有什么问题呢?”我在开头时以普鲁士国王威廉和元帅老毛奇回答你了。我再以个人经验回你,你在小学一共看了多少课外读物?你用什么版本?你说用中文,我拿一个现实的例子。我在北京生活了2年,看到如此又便宜和丰富的中文图书,我买了很多百科全书、参考书和字典给我的女儿。拿植物百科全书来说,华小只教我女儿马铃薯、蕃薯、黄梨,中国的书是土豆、西红杮和菠萝。你要拿台湾版?别说繁体字,台湾把黄梨叫凤梨。你拿电脑来说,大陆叫互联网、网络、软件、光盘、激光、硬盘、接口,台湾叫网际网络、网路、软体、光碟、雷射、硬碟和介面。你说马来西亚有人专门提供本地材料吗?马来西亚别说市场太小没经济效益,我们更缺乏热心人士去推广华文出版业。连德士、的士、计程车和出租车这些日常语言都没统一,我要花时间去向我的孩子解释华人是如此分裂吗?更何况,时,你是看什么电视节目?我女儿看的国家地理、Discovery Channel和TVIQ播道是需要英文能力。别向我说马来西亚城市外的孩子是无法收到Astro吧?
你又要谈“新加坡在1981年改革之前,就有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这所用英文培育出各领域的人才”,劝你别再以新加坡的变革制度来辩了。我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大一,然后才去南洋理工念3年,拿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凭。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前身是新加坡大学和马来亚大学。在殖民地时,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已经采用英文授课,前首相马哈迪就是毕业于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马新分家,在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更名为新加坡大学。1981年,为了并合南大,新加坡大学再度更名为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无论以什么名称,这所大学都采用英文,没有所谓的改革先或改革后。我在〈 再论英文教数理来增强竞争力 〉已经提到马来西亚已经有10多年历史的英文大专院校课程,你的眼中只有国立大学的马来文,没看到这些私立大专院校已经栽培了多少英文人才。
你一直强调英文师资,像你这种必须万事具备才进行改革的方法,让我回你两段。第一,邓小平说过两句话:“摸着石头过河”和“实践是检讨真理的唯一方法”。第二,马来西亚是于1976年将英文教学媒介语改成马来文。2002年进行小学以英文教数理试验时,年龄超过38或40岁以上的教师很多都是旧英文制度的学生,包括我的姐姐。他们的英文水准并非你想象中那般差。
E=mc^2要考试,我祝你好运。可是,下回你要再以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身份发表意见时,请多研究,教育不止是文化、工作或个人得失,教育关系国家兴败之间的利害关系。别像腐儒只懂提起德国、日本、法国用母语,对他们的崛起历史却无法解释。我不是说英文万能,我劝你听听2003年报11月24日胡锦涛所说的话:“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以这种心态来看待小学以英文教数理,再看德国人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