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来函
科研成就关键在数理,非英文水平

首先,我必须反驳“ 实事求是 ”,就算我的学生资质不好,那也不是他的错,有所谓有教无类,如果他在学校都能听明白老师说的,何须来找我补习呢?

其次,该学生无法用学好英文的数理,并不是他是个不听课的学生,就如我说的,他根本没办法用英文来表达,你要他怎样回答科学的问题呢?请不要戴着歧视的眼镜来看待我的学生!

相对小学来说,如果在中学才转换成英文学习数理,那段suffer period肯定是会比较短的。拿笔者来说,我中小学都用中文学习数理,但是来到了大学并不会觉得衔接不上啊。当你在阅读一份科学报告,绝对不会有看不明白的英文,看不明白的都是那人的科研成果。

同样的,来自于新家玻,中国等地方的学生,即使英文水平再怎么高,你没有那个数理水平,就没可能看明白科研成果,可见这取决于数理的水平,而不是你是否用英文学习数理。

照“实事求是”的逻辑,只要肯用心学,就能很好地用英文掌握数理。请“实事求是”来南大,认真地听听量子物理学,然后请你大大声地对教授说,我听明白了。在一班全都是物理专业的班级里,我们物理系的学生,有着一定的物理基础,面对量子物理学时都无法觉得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学问。同理,试问不会英文的小1学生要怎样学习英文的数理呢?

“实事求是”只看到杨振宁用英文来学习大学数理,却看不到他中小学到底用什么语文来打好物理基础,如果你要杨振宁当初在中小学用英文来学习物理,或许今天我们就没有“在弱相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了。英文,的确有助于走向世界,但是我们讨论的是小学,你要求1年级的学生走向世界?要求他们写论文?

Seng S Ong 的孩子或许有可能会是个“百川入海,有容乃大”的人,但是我却要说Seng S Ong也许就没有这样的肚量了。

kl liew 说得不错,你总是避开一些盲点来回答。由始至终,你并没有正面地回答我提出的英文数理的弊端的问题。印度,作为一个高增长的国家其在教育的成就的确不能小看,但是如果这教育成果,只在于那小部分的富人中出现,富人越富,穷人越穷,阁下难道也希望我们大马出现这样的现象?阁下只看到了印度高教育水平人口的成功,那些被英文主流教育抛在后头的贫民呢?别告诉我他们也能很好地掌握数理,英文。

还有,《Slumdog millionaire》不是一个宝莱乌作品,是一个由英国导演执导的作品。可悲的是,连剧中许多角色都不是印度人,而是英籍的印度人。而印度政府,也因为该电影反映了孟买的贫民窟实况而禁播该电影,难道这就是Seng S Ong的“有容乃大”?

请不要把我定义为华人沙文主义者,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坚持要用中文学习,也没有强调中国的强大,我坚持的只是用母语来学习。按照Seng S Ong的逻辑用英文来学习数理能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原来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俄国人、德国人都是没有竞争力的一群人。你只看到了大学大家都用英文来学习、报告、写论文,却忽略了最本质的学问的吸收率。请Seng S Ong针对小学教育,点出英文到底哪里一点较母语让孩子比较容易吸收新的知识?

我想请问Seng S Ong一个问题,究竟我说的小学用母语来学习,中学才改成用英语学习,有什么问题呢?难道Seng S Ong发现不熟悉的英文比熟悉的母语容易让小孩明白科学?还是Seng S Ong发现中学生的适应能力比小学生差,因为小学用中文学习就没办法适应中学教育(小学生难道适应能力比中学生强)?

至于你说什么6年了,不算贸贸然改革,难道6年来我们社会第1次出现反对的声音?6年前的改革不叫贸贸然难道叫准备充足?新家玻在1981年改革之前,就有了新家玻国立大学这所用英文培育出各领域的人才,如果大马今天的大学也是用英文来教学,可以不用担心,我们会有充足的英文教师来源,可笑的是我们的国立大学都用马来文教学,你要怎样说服我大马准备好改革数理了呢?还有,这个问题请Seng S Ong正面回答,用两种媒介语来学习同样的数学、科学,到底有什么用处?

这应该是我在近期内最后一次发文,因为笔者要考试了。赞同在下意见的,说一声谢谢;反对在下的,也说一声谢谢,因为你让我看到了不同人的意见和看法。

捍卫母语教育的同道,希望你们继续努力,至于捍卫中文教育的,的确Seng S Ong说得对,我们不能再盲目地跟从董教总的狭隘思想和脚步。我们应该捍卫的是母语教育,不是中文教育,母语教育包括了马来文、中文、印度文及其他的少数民族语文,而不是单单捍卫中文教育。

同理的,我们很希望政党能跨越种族,宗教,单单捍卫中文教育就等于巫统只代表马来人,马华只代表华人那样的腐败。如果笔者在这段日子里发文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或者得罪任何人,我向阁下说声抱歉,我本着分享意见的出发点,绝对没有故意侵犯您的意思。


关注《当今大马》WhatsApp频道 随时接收新闻推送。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