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mk-logo
专栏
泰菲民间博物馆及档案馆:记录抵抗作为一种抵抗

【记忆碎片】

一月中旬,出席由人民历史中心(Pusat Sejarah Rakyat)、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系、荷兰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和马大社科院联办的工作坊,工作坊主题是“东南亚劳工史和社会史的纪录与传播”。席中,除了有上述四个单位的学者、研究员外,也有来自泰国、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不同组织的参与者。

各组织代表在工作坊中分享他们收集史料、建立档案、传播资讯的理念,以及具体操作方法,同时也讨论实际个案,谈论彼此如何松动既有的官方叙事,争夺历史诠释权。笔者从中受益良多,也得到很大的精神鼓舞,在此略记关于泰菲组织的一些工作内容。

ADS

三位泰国的代表来自“群众历史博物馆”(Museum of Popular History)、“10月6日博物馆计划” (6 October Museum Project)和“深南博物馆及档案馆” (The Deep South Museum and Archives)。这三个组织分别是从2018、2019和2020年开始运作,可反映近年东南亚民间建立博物馆和档案馆意识的抬头。这些博物馆和档案馆不是强化官方论调的旅游点或资料中心,而是有意识推动民主化的平台。

ADS

“群众历史博物馆”收集跟泰国群众运动相关的物品,从运动现场的横幅、传单、道具,抗争者的书信、笔记,到群众在运动现场被袭击时身穿的血衣都在其馆藏之列。独自经营此博物馆的阿农察瓦拉弯(Anon Chawalawan)期望通过馆藏的抗争物品,让人们看见抗争发展的轨迹,了解所有的抗争成果都不是从天而降。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群众运动,总会发生参与群众面目模糊,运动成果被某些政党或个别运动领袖收割的现象。群众历史博物馆强调抗争者的主体性,聚焦在群众的付出与牺牲,突出群众的力量。除了线上展示展品,该馆也经常借出馆藏给不同的社运团体、学生组织展出,宣导不同的社会议题。


关注《当今大马》WhatsApp频道 随时接收新闻推送。

已经订阅? 登录

免费解锁7篇新闻

你在注册户头的同时,也同意我们的条件与条款

or
马上解锁
查看评论
ADS
AD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