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特约】
1990年代,我在念中学的时候,为了应付全国中三统一考试(PMR),第一次开始做历史报告和地理报告。多年后回顾,我发现这些作业的设计概念其实都很好,历史报告的题目是记录社区内的地方领袖,介绍其生平事迹;地理报告则是记录社区街道,统计街道上有多少商店、经营哪些生意、提供哪些服务等。
按理说,这些作业的设计能让学子从实践中,更了解居住地区的历史和地理,看到自己与地方之间的联系。或许还能够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起对社区的关怀。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比死记硬背资料更有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就我本身的经验来说,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技能训练,如采访方法、记录方法、查证资料方法等等。中三阶段时我也不曾感受到授课老师对地方史地有爱好或热情。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不关心报告对象,只是聚焦在形式(鸣谢、目录、前言、正文、图表、结语等)。结果就是,学生不明就里地互相抄袭,满足教育部所规定的形式,忙完一轮后,便把报告抛诸脑后。
后来我询问身边许多同年龄层的人,不管他们来自国中或双轨制独中,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印象中完成过这类报告,但记不起报告内容,有一些坦言采访对象全是杜撰,而老师照样接受,没有反馈。学生没有因为报告而加深对社区的认识,反倒是学习到如何应对官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