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专栏
再思两线制:凝聚社会多元力量

【华教节特辑】 

两线制提出以来,政治上最大的成果是2008年的政治海啸,以致十年之后,联邦层级发生首次的政权轮替;民间上则反映了积极推动多元主义的民间力量,希望透过两线制的倡导,取得多元的改革成果,惟遭到挫败。

2008年至2018年,十年政治改革路上所累积的改革能量,却在2018年希盟执政布城后,开始出现“月球漫步”的迹象。那股改革能量看似向前迈进,却总是失去重心,甚至知难而退。原本川流不息的改革能量,在乱窜中失去方向,最后在2020年2月的喜来登行动后,从乱窜导向溃散。

2018年全国大选成绩,是多元改革力量策略性结合局部单元保守力量促成的结果。当年的社会集体心理倾向认为,中央应该出现一次政权轮替。这样的社会集体心理穿透大城小镇,在成功结合单元保守力量下,首次在历史上让巫统以及巫统主导的国阵,在联邦层级沦为短暂的反对党。

希盟短暂执政布城20个月的教训是,不能仅仅是在政治上促成政权轮替的两线制,而没有在社会层次上,做足多元主义的观念改革工作。虽然许多民间人士或者团体都在不同时期做着诸多社会改革工作。但是,单元和保守主义仍旧是社会的主流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实质改革就会呈现“月球漫步”、停滞,甚至倒退的轨迹。

换言之,两线制必须在社会层次上,促成观念上的多元主义与单元主义,形成竞争和轮替的关系。若要促成观念上的“两线制”,多元主义者不但要继续壮大多元主义的力量,也要打破过去把单元主义视为绝对敌人,并不断妖魔化对方为非白即黑的观念围墙。

2018年前后出现两种不同的社会集体心理。2018年之前的社会集体心理,是多元主义在层层相叠的意识形态中,策略性结合认同局部改革的单元力量,尝试穿透任何阻挡政权轮替的力量。

2018年之后出现的社会集体心理,则是在多元改革处于“月球漫步“的状态中,迅速认定必须巩固单元主义作为社会主流力量。

单元主义长期以来根植于社会历史、观念、文化和族群。在过去,认同单元主义的社会大众认为,单元主义就像人们的呼吸一样,是一种自然状态,不会特别思量,它是否会有出现边缘化的一天。

2018年大选之后的变化是,经此一役,单元主义者认定,必须在政治上巩固单元主义,才能在社会层次上确立单元主义的主流位置。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单元不能仅仅只是存在,它的存在要被看到,要得到肯定。

不视单元主义为绝对敌人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多元主义者必须认清的教训是,要在社会对社会,或者民间对民间的层级上,做更多“观念上的两线制”的工作,为下一波的政治改革做准备。

观念上的两线制,并不表示要消灭单元主义,而是让多元主义成为社会的另一股主流力量,一股足以与单元力量形成轮替的社会力量。

多元主义在华社获得的认同相对强,但是走出华社,单元主义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多元主义者不应排挤单元主义者,相反的,必须主动出击,接触单元主义者。

认同多元主义的民间人士与团体,要在民间的层次上,与单元主义者形成文化上的竞合关系,不能将单元主义者视为绝对敌人,而是将其视为竞争对手。

就社会层次而言,多元与单元共存才是王道。也因此,民间人士和团体的重要一步,是走出观念上的围城,告别洁癖,并走入单元圈子,开展多元与单元的“合纵连横”。


王维兴,评论人

本文为2020年华教节特辑系列文章之一,今年的特辑主题是“种族政治与社会改革”以及“华文独中教改怎么办——探索素质教育的可能”,由林连玉基金组稿。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关注《当今大马》WhatsApp频道 随时接收新闻推送。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