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庇能人语】
近年来槟城的多项规划活动和发展项目,无论从建设发展计划到人文艺术活动,频频获得国内外媒体的热烈报导,也赢得国际媒体的赞赏。一些如“宜居城市”、“魅力城市”等荣耀,犹如桂冠般安置在槟城的头上,与其他国内城市比较,槟城显然耀眼得多了。
对游客来说,这个城市所散发的魅力,几乎都来自古迹区。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世界文化遗产光环不能被忽略。除此之外,壁画的吸引力尚在持续发酵,咖啡馆热潮方兴未艾,艺术活动如乔治市节庆,传统盛会如槟城庙会,宗教庆典如大宝森节游行等像巨大磁铁般,吸引大量民众参与其盛。
乍看之下,会以为州政府把全部建设的重点都放在游客身上,或者以吸引游客为主的项目上,其实不然。
社区故事漫画巴士站
今年2月浮罗池滑区州议员叶舒惠在该区进行“社区故事”巴士站推介礼。“社区故事”计划是该区州议员与当地不同社群合作,发掘地方文化历史,经过整理后,将在该区的6个巴士站分别以巨型漫画方式,将历史文化呈现出来。
目前已经有3个巴士站画上巨型漫画,绘画主题是欧亚混血后裔、华裔及马来社群的历史文化。除了漫画之外,巴士站也有该社群的历史文化基本资料说明,让民众对于该区的人文历史有所了解。
据知,其余3个巴士站的绘画主题是印裔、泰国和缅甸社群。通过6个巴士站的主题绘画,民众对于浮罗池滑的不同族群历史文化,将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目前泰国和缅甸社群人数已经是式微,不过该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泰国睡佛寺和缅甸佛寺是当年泰国与缅甸社群辉煌时代的有力证明,也折射出槟城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特征。
“社区故事”计划选用漫画结合巴士站方式来呈现,不跟随壁画风潮,另辟创意新点子,值得赞赏。槟城漫画家左手人(原名甘承耀)是绘画者,他的漫画式铁线作品(关于乔治市街区历史文化)已经置放在乔治市古迹区,让不少游客拍照留念。
11所老房子换新装
浮罗池滑是一个距离乔治市中心几公里的社区,30、40年前它算是属于郊区的小镇,因当时发展计划还未伸延到此。不过,这社区并非大家印象中那种充满木板房子、门前有果树的农村。在我成长的1970年代,那里已经具备相当完善生活功能的社区,也是新兴住宅区,或者是高级住宅区(以单层和双层排屋为主)。
浮罗池滑的车水路其中一段,尚有一排战前老房子,这排双层老房子的底层都是小商店,几十年来提供当地居民各种服务与购物方便。今年该区州议员、维护古迹的Think City公司和11所老房子业主三方面合作出资为老房子修复,让它恢复之前古朴的面貌。
根据报道,有关修复工程包括维修及更换所有窗口成为木制百叶窗、木制栏杆底部及硬木窗板,老房子现有漆面将被清除,改用适合古迹建筑的漆料,维修及制作合适的建筑装饰,还有提供商家遮阳帆布篷,以及招牌和垂直招牌灯箱。
从修复工程的项目来看,全新老房子的面貌将继续保有当年的古朴模样,以及添加一些新颖的设计如帆布篷,也算是为老店屋的修复工程增添了另一个选择。除了被修复的11所老房子之外,这排老房子的其他商店,经过多年的不同业主经营不同的生意,许多店面已经改头换面(房子结构改变),与当年的模样相去甚远。依然保有当年店面样貌的,也不多了。
行人道铺上导盲砖
浮罗池滑的其中2条马路,车水路和加拉歪路,大路两旁种植高耸大树。大树浓荫,树下阴凉,即使是炎热中午时分,路边的行人道也适合行人走动。槟城市政局展开修建行人道工程,浮罗池滑是首先中选社区,而这2条马路的行人道就开始翻新了。
该社区全新的行人道铺上导盲砖,方便视障人士使用。浮罗池滑有一所视障人士学校——圣尼古拉盲童院,在这一带经常看见视障人士在行人道行走,而类似装置也是符合需求的。
目前浮罗池滑发展迅速(整个槟岛都是如此),人口逐年增加,多栋高级公寓将陆续完成。另外,著名2大商场合您商场和葛尼百丽宫商都在此,每天吸引大量人潮;新关仔角将建设海滨公园“葛尼水岸”,眼前的种种建设意味著该社区未来几年充满活力与商机,而这个社区的未来是否会重大改变呢?
未来如何无法预知,目前浮罗池滑社区正在进行着有关人文历史、舒适宜居的措施与建设,算是在发展与转变的浩荡洪流前,先抓住一些生活中不可以流失及缺失的东西。
欧宗敏,槟城人,年轻时曾与友人创办艺文刊物《青梳小站》,也曾与友人创办剧团“北岛戏子”,目前参与团体为“南洋民间文化”。目前撰写题材以时事观察、地方文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