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选举,有个埃及人不爽老穆长期执政,于是换个口味,投了其他候选人。可是当他投完票回到家里后,越想越觉得不安,忍不住对老婆说:“亲爱的,我今天可能做错了一件事,我没有投穆巴拉克一票。”
老婆大惊:“我的天啊!你确实犯了个大错,赶快去改票吧!”于是他马上赶回去投票站,也不知道人家是否让他改,所以在门口踌躇犹豫。
投票站的选委会官员出来询问,他自招:“我今天犯了错,没投伟大领袖穆巴拉克,可以给我一个机会改回来吗?”官员体贴地笑道:“不用了,我们也知道你犯了这个错,所以已经帮你纠正了,你安心回家吧!”
选委会容易沦为政权护法
以上的或许只是笑话一则,可是却贴切地反映出一个独立与否的选举委员会,于民主选举结果的影响之深远。像上述般贴心能干的选举委员会,应该是许多独裁 / 威权 / 半民主政府梦寐以求的政权护法使者,与现实中许多为执政党所操控的选委会操作模式,恐怕不中亦不远。
有怎么样的人民,就有怎么样的政府,也就有怎么样的国家机关及体制。一个民主意识欠成熟,公民意识不发达的社会,是最容易为龌龊的选举操弄敞开方便之门。在这些国家,所谓选举,不过是执政者用以合理化本身政权的一场自导自演的戏码。
选举公平、自由和透明吗?
世界各地奉行民主选举的国家,其选举制度或许各有不同,可是对于公平及透明选举的定义不外乎:一,所有选民拥有同等的投票权;二,所有候选人享有同等的待遇;三,投票及计票过程绝对独立于任何政党的干预。
回看我国,若以大马民众对来届大选日期的猜测与谈论之热衷程度来看,马来西亚似乎是一个民主意识高涨的社会。然而吊诡的是,在众多关心何时大选的民众当中,有几成是在乎大选是否公平、自由、透明的?
为何我们不关心选举改革?
实际数字我们无从考就。可是若以官民互动来看,除了部份非政府组织及在野党领袖高喊要求推行选举改革之外,普罗大众似乎不觉得这是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政府洋洋洒洒的转型计划也对此绝口不提。
当选委会在上届大选前的最后关头突然取消使用不退色墨汁、当特定选区邮寄选民人数突然暴增、当某些选区大量选民突然被搬移到另一选区、当选委会主席在接获贿选投诉后轻描淡写地回应:“我也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贿选?”,当这一切轮番上演时,社会绝大多数人却选择继续沉默以对。
我们似乎迫不及待想投票;与此同时,我们似乎毫不在乎自己所投的一票是否真正反映了我们的意愿、代表了我们的选择。这个现象,其实比上面那个笑话还要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