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公告
论坛 | 苦口良药?缅甸少数族群的语言教育

日期:2020年2月11日(星期二)

时间:晚上8点

论坛:“苦口良药?——缅甸少数族群的语言教育”(Conflict or Resolution?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s in Myanmar)

主讲:Mael Raynaud(仰光都市化研究中心负责人)

主持:罗丽蓉(董总资讯工艺局主任)

语言:英语

地点:隆雪华堂一楼讲堂(诚毅厅)

地址:No.1, Jalan Maharajalela, 50150 Kuala Lumpur.

主催:董总、教总、独立大学有限公司

联办:雪隆华校董联会、隆雪华堂


缅甸的少数族群占总人口40%,包括一百三十多个群体,拥有各自的文化、历史与语言。但在“缅族化”(Burmanization)的非正式体系下,缅甸当局以教育、暴力、经济剥削、压迫性法律、改变宗教信仰等手段,抹去少数族群的自我认同,

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政策与实施方式,与缅甸的族群冲突密切相关。自1962年实施军事统治以来,政府一直对少数民族进行强制同化的教育政策。各族的反抗团体和民间组织在险恶的环境下,透过武装冲突与发展教育制度,来保护并重建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同时试图抵抗以缅族为主体的国家教育。

经历军政府多年的强迫同化政策后,少数民族对政府鲜有信任可言。对他们来说,保存独立的民族文化身份的决心不可动摇,消除同化主义,比照少数民族的联邦政治体制,让各邦有更多权力来主导教育事务,是他们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期待。

虽然缅甸国内外在推动和平过程中,大多忽视语言与教育问题,不过,目前在缅甸从事政治改革运动者,皆将教育当作重要议题。前总统登盛任内亦放宽了对学习缅语之外语言的限制,允许在课后时间教学,缅甸政府近年开始将母语教学课程引入公立学校,于是在某些地区使用民族语言来授课,已成为许多民族的主要要求。例如克钦邦和孟邦,过去十几年来推行“母语为本的教学”(Mother tongue-based teaching, MTB),主张以儿童的第一语言教学,再逐渐过渡到第二语言。

一、究竟缅甸的和平进程对民族教育及母语教学带来哪些影响?政府教改为公立学校实施的母语教学开辟了什么空间?

二、在学校推广民族教育遭遇哪些挑战?

三、当前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教材,其质量是否以反映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四、各种少数民族的教育制度之特色与差异为何?

主讲人Mael Raynaud是多年来研究缅甸、泰国、寮国乃至大湄公河地区的政经社会、历史与人道主义问题的资深学者。他将以缅甸现况为例,说明在正规教育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与挑战,期能对马来西亚母语权利运动者与实务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注《当今大马》WhatsApp频道 随时接收新闻推送。

查看评论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