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共业:我们能否摆脱被巫统统治的宿命?
作者:黄进发
页数:216页
出版社:大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定价:RM 38.00
简介
为什么1946?为什么1981?
黄进发深度探讨马来西亚的政治历程,重新竖立官方论述以外的历史座标。这个国家走过半世纪,族群政治悬而未决,近十年的宗教政治愈渐明显。黄进发提醒我们,在2018这个位置,可以看见十年前的2008政治海啸,但而今的社会运动逐渐式微。
“到今天,大部分国人仍没有意识到赢者全拿的政治体制是我们这分裂社会的计时炸弹。”
5.13暴乱的导火线,真的是因为非马来人引起政治海啸?1969年联盟受挫折,竟然是马来海啸,而不是华人海啸,而引发暴乱的形势,竟然是“简单多数当选制”(FPTP)选举制度的结果?1981年是马来西亚伊斯兰化的转捩点。为什么今天的355号法案,竟然可以追本溯源到哈迪在37年前一番话?为什么这又与巫统的霸权有关?这些历史讯息,将是提供马来西亚政党领袖,乃至于一般群众的一个出路。
我们选择民主,也憎恨巫统挑动种族宗教情所达成的危险的平衡。民主不能一蹴而就,马来西亚人困在族群与宗教政治泥沼中的共业,也不可能在第14届大选中结束。
“这不会是最后一战,却是关键的岔路:我们投不投票,可以决定国家是否继续误入歧途,还是慢慢找到出路。”
全文请点击此处。
目录
序 历史现场的冷静思索 / 潘 永强
编者序 孤独而华丽的冒险 / 林宏祥
总论 共业:我们为何在此?能往何去?
1946年:宿醉
1969年:秘密
1981年:竞赛
2008年:意外
2018年:岔路
第一部分 国族历史
公民可以差异而平等吗?
马来西亚的六十九年纠结
5.13与马来西亚1.0 (1969-2008)
马来西亚五十年去殖省思
净选盟:十年的感动与挫败
第二部分 政治体制
FPTP选制可以休矣
雪州大臣危机:马来西亚内阁制的 完美风暴”?
如何炒行政首长鱿鱼?
满朝皆部长:政治酬庸疯了头
为何两线制是高贵的幻梦?
联盟政治与赢者全拿体制的困境
不走国阵模式老路:向德国民主取经
寻朝野共识推地方选举
第三部分 族群政治
这是马来人的国家吗?
海外孤雏孤苦甚?
告别气节”: 从出头到当家
发泄不能改变国家
政治疲乏抑或意识形态瓶颈?
伊刑法困局:希望联盟有希望脱困吗?
两线制三度失败: 策略性模糊 终结?
后记
序 / 历史现场的冷静思索 / 潘永强
马来西亚从1998年开始了漫长的威权转型过程,这一趟奇异的旅程至今二十年,业已消耗了一代人的青春,但路途与前景仍然在摇晃之间。马来西亚艰难的威权转型,一方面有国内社会和历史结构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国际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我们错失了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列车后,等到国内社会力量要重新集结推进民主时,却遭逢全球民主力量陷入停滞和退潮的阶段,令政治转型得不到国际上推波助澜的动力。
在比较政治学上,世界各国的政体分类,在光谱上形成两个极端,一端是威权政体,另一端是自由民主政体,前者以中国、伊朗为代表,后者以英美为代表。但是近年在全球涌现民主赤字(democratic deficit)的困境下,在这个光谱的两端之间,还产生了大批混合政体,他们表面上维持选举程序,实质兼具威权特性,可称之为威权民主或是选举型威权主义,如俄罗斯和土耳其。这类政体已在国际上渐成一股新兴势力,而且方兴未艾,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马来西亚就是处在这种半威权半民主的位置和历史阶段上。
过去二十年,马来西亚的社会进步力量,只集中努力一件事情,就是通过庞大的社会动员和政党结盟,试图驱动我国的政权体制,可以从威权民主或是选举型威权的状态,往更加民主的方向移动,扩大自由和促进改革。但是观诸各国的威权转型历程, 政治转型的结果并非直线式发展,有的国家顺利完成民主化,但也有不少国家除了错过民主契机,甚至退到更加保守与威权的地步,如茉莉花革命后的埃及。
换言之,在民主化盛宴的乐观气氛淡出之后,如今在全球民主退潮之际,我们实需更加清醒与务实地认识到,选举型威权的政体绝非只是通往民主的中途站而已,甚至民主也不是政治转型必然的终点。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民主治理的低效,以及威权韧性(authoritarian resilience)的特质,都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转型政治的本质,要有更深刻的反思与理解。
马来西亚从1998到2018年的威权转型历程,第一个十年由社会运动驱动,第二个十年由选举政治推进。前面的十年是公民社会复苏的阶段,经由社会动员的发力,而引爆后十年在选举场域上的海啸效应,选举海啸随后牵动了政党结盟、政治博弈以及精英分裂。在东南亚国家,无论是菲律宾、印尼抑或泰国,当地的政治转型无不是在社会深层矛盾下导致大规模群众抗争,进而促成政治上重大改变。然而在马来西亚的情况,社会运动与公民社会在抗争高潮之后,却陷入疲态与乏力,失去对政局产生冲撞的意义,难以跟政党政治形成借力合力的态势。这个困境,既有社会分歧的结构使然,也跟马来西亚威权政体的强大韧性与修复能力有重大关系。
2013年大选前,在一部分政治人物和选民之间,弥漫着对政党轮替的乐观氛围,也深信单凭选举程序,就可以快步好省地走入民主天堂,可是选后随之而来的政局重组和社运退潮,不只敲碎了部分人士的期待,还带来莫大的困惑与重创,以至在少部分群体中孕育出一股政治疏离与犬儒心态,令民情一度丕变。事实上,威权转型是复杂与反覆的过程,它是历史条件、社经结构、精英博弈,以及制度限制下合力的结果。奢想要在威权体制下试图透过选举程序就能一步到位的完成政治转型,如果不是对选举机制的过度迷信,就是对巫统党国体制的威权韧性过于轻忽和蔑视。
黄进发博士这本大著,就是对当前马来西亚政治转型的困局展开疏理,并提出他的理解和省思。我们处身在时代的巨变与折腾之间,若要充份掌握一个选举型威权主义的存续与兴衰,就不能绕过历史条件、社会分歧和制度设计,所加诸于这个社会的种种约束和限制。人是活在历史与结构的肌里中,无法在随心所欲的离地脱线状态下谈论政治发展。
黄进发博士是我们这一代中最优秀的政治学者,他不只精于论述,也热衷于行动,更有丰沛的想像力,并且是历史现场的参与者,在学术与社运之间游刃有余。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许多想法与观点也日趋成熟,本书收集的文章,皆属扎实圆熟的作品,视野宏大。吾人正好借助此书,得以透视和穿越马来西亚历史与政治,以对威权转型的机遇与局限有更冷静的理解。
(编按:潘永强,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现为南方大学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