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行动党柔佛州教育局主任兼北干那那区州议员杨敦祥发表文告,呼吁国阵政府必须从政策,制度与教育专业着手,全面解决师资问题。他认同董总主席叶新田日 前批评教育部在华小师资圆桌会议和最近中学组准教师乱派问题,都是以个案和技术层面处理问题,无法让师资不足的问题获得根治。
他表示,七大华团曾在2012年对国阵政府提出的诉求,要求恢复和设立以华语为主要培训媒介语的华小师资培训制度,改善教師培训和调派机制。然而,国阵政府漠视民意,使这些诉求和建议最终石沉大海。
他 表示,国阵政府不愿根据各源流学校学生人数所需的师资,培训充足师资的做法,其实和不愿根据学生人数增建华、淡米尔文小学以及不愿根据学校发展需求,给予 合理的拨款的一贯作风相同。由此显见,不公平以及违反人民基本教育权利的教育政策,是各源流母语教育面临种种问题的源头。
这些“大开历史倒车”的做法,一再印证国阵政府有意贯彻和落实《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中,让国民小学和国民中学在2025年成为所有家长首选学府的最终目标。
他表示,我国教育水平每况愈下的现象,已达到令人担忧的阶段。根据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报告,马来西亚位列最后25%。我国学生比起韩国、上海、新加坡学生的数学、科学及阅读方面落后三年,在65个国家中排名第52。我国学生在数理方面甚至比泰国和越南差。
他 认为,人力资源是国家重要资产。教师的素质与师资的准备,将决定我们下一代的知识水平,并决定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华小师资常年累月不足,势将严重打击在籍 学生的学习进度。有鉴于此,政府应该设立更多管道,除了在本地大学,也应该恢复教师教育学院,开办相关课程,培训足夠的合格师资,满足学生们的基本教育需 求。
他指出,华文在全世界的使用价值不断提高,但是教育部不应该在近年来削減中学华文师资的师资管道和名额,加剧国民型中学和国中华文师资短缺的问题。
他表示,以个案和技术的方式解决师资问题,形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以制度和政策层面解决问题,将导致师资问题周而复始,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