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新闻
常因小动作流于情绪反应<br>陈亚才:华社不了解巫统

华人社会特别是华基政党,往往对马来政治和巫统存在著复杂又不平衡的心态;对前者一知半解,对相比之下觉得自己矮了半截的后者擅长玩弄的种族政治,则咬牙切齿兼无可奈何。因此,特别容易因巫统的某些言词或小动作,如举马来剑,而产生莫大的情绪干扰。究其根源,是因为不了解巫统内部权力斗争和马来政治。

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是在由隆雪华青举办,假隆雪华堂楼上讲堂举行的“亮剑:踢爆马来政治”新书推介礼暨讲评会上,为年轻评论人兼政治活动者刘镇东的第一本评论集进行讲评时作出上述表示。他从数本历史文献和书籍出发,回顾马来政治变迁,再评估镇东的《亮剑:踢爆马来政治》,如何“踢爆”和解构了许多让华社不安、不解、不明、不碰的马来政治。

新书推介礼暨讲评会的其他讲评人包括时事评论人唐南发、《南洋商报》专题作者许国伟,主持人则是隆雪华堂董事兼文教主席李书祯。这场推介礼吸引了约八十多位听众出席。

从《马来纪年》到《土著的神话》

他说,“最早提及马来社会文化与价值的是那部带有‘神话兼历史’色彩的《马来纪年》。华人因为该书提到大明皇帝喝了苏丹的洗脚水后,才把病治愈而读不下去,甚至历史老师也略过不教。但是从历史和神话研究的角度去看,其实应理解到其政治动机不过是要将马六甲皇朝的地位提高至和中国明皇同等。每个民族大凡在追溯民族史时都会作出如此夸大的诠释,原不足为怪。”

“前马大校长Syed Hussein Al-atas的《大马土著的神话》(The Myth of Malaysian Native),提到英殖地官员在作研究时,指马来人、爪哇人和菲律宾人

都是懒惰的民族,马来人对这样的偏见非常吃不消。到了近代,尤其是513过后1971年发起的‘思想革命’(Revolusi Mental),是巫统内部开始反省马来人如何打从思想上进行改造,以走向未来的时代。”

《马来人的困境》到“新马来人”

“接著是马哈迪的《马来人的困境》(Malay Dilemma),代表著新一代马来知识份子对政治、民族和国家前途的看法。后来老马当了首相,他做的很多事不小心掉入了自己曾描述的状况。当时老马主要是针对东姑元老派的种种做法进行批判,包括描述近亲结婚的马来人会资质较差等等导致马来人落后的因素。他甚至批评东姑把联邦宪法改到草拟宪法者都不认识了,可是独立50年以来,我们修改宪法的次数却不妄多让。”

“跨入90年代,是马来人最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年代。‘新马来人’(Melayu Baru)的提出,展现著马来人面向世界的胸襟与视野。恐怕是除了马六甲皇朝时代,这时期是马来人在政治上最意气风发的年代。也是巫统内部纷争相对少,而每年经济成长率超过8%的时期。”

“谈到近代马来政治,有两本书对我们的认识有很大帮助。威廉罗夫(William Roff)的《马来民族主义起源》(The Origins of Malay Nationalism)详细研究了产生马来民族主义的背景和派别。尤其是对马来社会上层阶级的本土教育派、留学阿拉伯的、西方教育的背景,作了精密的分析。镇东导师方思敦(John Funston)的《马来政治》(Malay Politics),则第一次探讨了巫统和马来人的政治运作模式。”

希山举剑掩饰马来元素不足

陈亚才(左图)认为镇东的《踢爆马来政治》能协助华社打开眼界,认识马来政治,碰触华社普遍不敢碰触的问题。他说:“这本评论集紧贴时事发展,内容多样化,非系统性的论述。镇东的特点之一是对马来政治和人物的发展脉络,都有进行历史考掘和背景分析。例如他点出‘亮剑者’巫青团团长希山姆丁,是马来人当中接受西方文化最深厚的人士之一。为了掩饰其‘马来元素不足’的缺憾,才通过亮剑来证明其马来人身份。如此论述是评论界少见的。”

刘镇东是民间智库义腾研究中心(REFSA)的执行长,曾在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ISEAS)担任访问学者。他是著名青年评论人,文章针砭时弊,在《东方日报》和《南洋商报》各有专栏,也是时事清谈节目的常客。刘镇东目前为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的选举策略顾问,也是《火箭报》总经理及社青团全国理事,同时还是隆雪华青的活跃个人团员。

后513,华人心态彻底崩溃

陈亚才也不啬列举了该书各单元篇章的精采处,由其是第一单元里的数篇文章,非常重要。

“如敦拉萨的历史地位的评价,他是将三党共识的模式转为巫统独大的关键人物,其他成员党沦为次要的伙伴。这是513过后的革命性或致命性的转变。很多人谈起513,记忆只被暴动所笼罩,但我觉得这件事的两大影响,是政体的大转变和华人心态的彻底崩溃。”

“随著513之后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主要的政治机关都被马来人占据,各领域的领导亦是,华人在政治上的自信心彻底崩溃了。国阵其他成员党成为次要的,心态上已将自己摆在二等公民的地位。”

他表示对“当家不当权”的马华常对华社说:“我们会向政府争取”而感莫名其妙,并认为华社要听到的是“我们会作出决定”的答覆。

他也表示哈古乐华小一事,说明了教育政策如何不公平,而马华的“奴才领袖”却对巫统只差没跪地叩头。陈亚才还以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的游行时,所发表的平权演说节录,作为争取族群平等的借鉴。

最后,他感慨万千的呼吁:“这是个年轻的国家,我们总该为国家做点甚么吧!我们没有必要卑奴到把自己摆在二等公民的地位。”


关注《当今大马》WhatsApp频道 随时接收新闻推送。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