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社会运动经常都密不可分,新闻工作者更因报道的需要,而接触不同类型的社运分子。但撇开报道与工作的需要,新闻从业员可否放下“专业”身份,涉足社会运动?这个问题成为了3名资深新闻工作者热烈讨论的跨国议题。
这3人分别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周泽南、香港的朱凯迪与台湾的孙穷理。他们除了是新闻工作者外,也是活跃的社运分子。
媒体工作者参与社运
周泽南(右图)曾因揭露政治干预国营电视台《前线视窗》的巴贡水坝专题而遭粗暴革职,他也曾参与528南洋报变行动到近期的“倒读报章运动”。
朱凯迪则是香港独立媒体的核心成员、著名公民记者及媒体行动者,曾参加保卫天星、皇后码头及菜园村运动。
而孙穷理则是社运分子出身,台湾《苦劳网》的创办人之一,目前是《苦劳网》的特约记者。
3名亲身参与社运活动的新闻工作者,上个星期日(3日)在亚洲中文新媒体研讨会上,参与“新媒体对社运、公民社会及民主的影响”讨论时,各自分享他们的媒体与社运经验。
这次研讨会也是由《当今大马》中文版首次举办,并由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协办。其主题是“新媒体对民主、社运及新闻业的影响及冲击”,成功邀请到亚洲各国100名媒体人和评论人共襄盛举。
揶揄太过专业不思考
周泽南揶揄马来西亚的大多数新闻工作者“太过专业”,不去参与社会运动,就算完成一篇报道后也不思考自己的新闻刊登后,会掀起什么影响。
“这里的‘专业’是一个贬义词。大家都太‘专业’,有很多稿子写,也不去参与社会运动,最好是一整天在办公室写评论,获得百万读者的回响就够了。”
他表示,本身所向往的,是从媒体出发,“抵达”其他地方,或从一名记者开始,最后成为社运分子。
他批评,马来西亚的新闻从业员大多缺乏动力,更糟糕的是,具有动力的人通常被当作异类。
周泽南自嘲说,本身因为不满政治干预电视台编采,参与倒读报纸运动,便曾被人当作是一个异类。
他希望新媒体能报道更多弱势社群的议题,为长期消声的弱势者提供一把声音。
公民社运记者分三类
朱凯迪(左图)根据他对香港媒体的观察,进一步阐述媒体跨足社运的例子。他分析,香港的公民记者涉足社运后,身份会产生三种变化,即“记者身兼示威者”、“记者身兼公共倡议者”与“记者身兼社区组织者”。
他解释,所谓的公共倡议者,是因为一名公民记者完成报道后,形成一个资讯群体的讨论方式,并陆续吸引更多人进来讨论,推动公民社会的进展。
至于社区组织者,则是一名公民记者因为报道某个社区议题,进入有关社区后,对社区发展工作再政治化,成为该社区的社运领导人物之一。
警觉提升报道的焦点
不过,朱凯迪点出,当一名媒体工作者晋身成为社运组织者后,必须站稳民间独立媒体的位置,否则将出现“一去不回头”的结果。
“从媒体变身社运分子还能保持独立吗?我的经验是,有时候必须回避,否则这名记者与社区建立关系,成为组织的一员后,会慢慢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写报道与新闻,而是会议记录。”
他建议,若一名公民记者发现自己逐渐进入某个社区的组织核心时,就得提高警觉,提升整个议题的报道焦点,比如从报道单单一个村子的土地议题,提升到报道广泛性的一整个土地议题。
台湾社运被“吃豆腐”
相比之下,台湾的“跨界情况”比起马来西亚与香港更为明显。孙穷理(右图)表示,台湾除了媒体与社运跨界外,就连社运与政界也出现跨界,其中一个例子即是台湾民进党。
“政治运动把社运带动起来,同时一定程度地在背后推动社运力量。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政治运动通过选举的方式,吸纳了社运的力量,过后在政治运动上取得成就,而社运则被抛下。”
他说,由于政治吸纳社运力量,台湾社运已经多次被民进党“吃豆腐”。
社运媒体需具三特质
不过,孙穷理强调,台湾的社区媒体有必要继续以独立媒体的方式生存,特别是《苦劳网》应该坚持小额募款,而不是接受政府的拨款,以维持媒体的独立性。
他说,社运媒体有必要维持3大性质,即独立性、跨界性与超越性。
“独立性是指它的观点来自社运,但不属于任何一个社运团体与社运领域,既支援社运,也批判社运。”
“跨界性是指它跨越所有社会运动的领域,也不设定其范畴,看到不同的受压迫者,也让它们彼此看到。”
“超越性是指它可以越过特定社运领域的群众、议题与思维方式的限制,提出整全性的观点,开拓社运现实条件下所不能触及的战线。”
陈亚才担忧重蹈覆辙
孙穷理对于社运与政治力量的讨论,立即引起台下马来西亚参与者的回响。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左图)即对照台湾民进党与大马民联的情况,指两者似乎有相似之处。
他举例,民联雪州政府虽然曾承诺,要马上解决前朝国阵州政府遗留的万挠高压电缆问题,不过随着执政日子日久,态度似乎已经转变。
“民联与台湾当年的民进党一样,社会运动与在野党关系非常密切。马来西亚会否有一天也面对这个问题,即民联执政后,社会运动被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