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点评(23)
连日来,反对党在马来半岛各华人城镇选区的造势晚会,都掀起强烈旋风,反对党旗帜所到之处,无不人潮蜂拥。有选情评估认为,国内选民经过近日短暂的"民主黄金周"激励之后,极可能在明日的投票中激起反风。如果这是人心所向,民意所趋的结果,那么由空头政客黄家定领导的马华公会,就很可能面对重大选战挫败。
一般推估,马华公会在华裔居多的选区,因选情低迷,绝不可能重演上届大选的战果,问题只是还要输多少席次而已。在情势吃紧的州属,则要设定停损,输少当赢。
我认为,如果选民只令马华公会折损几个国会议席,是绝不足够的,也是意义不大的,至少还要让它在槟州、霹州、雪州、森州和甲州输掉一连串州议席,才能起到教训马华、惩罚巫统的政治作用,而选民的意志才能被突显和放大。
马华不重伤,国家无转机
华裔选民必须清楚认识到,国阵并不可能在这次选举中失去三分之二多数席,也不容易在以上州属丧失州政权,于此,在选后政局与形势都必定稳定与安宁的情况下,如果选民只是让马华公会皮肤轻微擦伤,损失三五七个国州议席,而不伤及骨骼筋脉,对未来政策调整和监督施政,实无太大效果,只要一经休养之后,马华仍旧可以继续安枕无忧,充当巫统的保镳、打手兼跑腿。
唯有让马华公会在华裔选区大输大败,才可以让巫统惊醒过来,令它清晰掌握到选民对马华空头无能、巫统滥权失政的反弹讯息。如此一来,未来五年国家前途才有转变的契机,一如1990年大选国阵受挫才有"小开放"的松绑。马华之败,毫不足惜,除非大败,否则难有转机。
换言之,不只要马华输,还要马华输到脱裤子,才有改变的希望。唯有如此,3月8日就不再是"民主黄金周"的结束,而是吹响改革集结号的起点。
国阵弊端的总结算
事实上,2008年大选,本来就是一场回顾型投票(retrospective voting),有利于反对党得票率的反弹回升。在回顾型投票中,选民是对执政党过去的施政和政绩,进行检视和评估,通过选票作出回应。由于巫统和马华过去几年来的执政劣绩、丑闻频传,遇上这种投票态势,显然十分不利。
过去几年,除了政府治理的种种弊端之外,巫统刻意激化族群关系,在在令华裔选民愤怒沮丧。然则,马华公会面对如此危局,新任领导层反而选择逃离政治,态度犬儒虚伪,玩弄道德修辞,且之收购南洋报业,毁坏媒体独立,又无力重开白小,解决文化宗教争议,反一心埋头搞其不知所云的党校与"终身学习"。非但如此,马华公会空头政客还陷入连场党争恶斗,耗损社会元气,建立家族政治。如此马华,除非让它输到脱裤子,绝不会有正视民意,反省检讨的一日。
华人固然需要在政府内有声音有代表,但需要的是怎样的代表,怎样的力量?若然巩固的竟是一群空头政客,一群伪善政客,一群偷窥同志做爱的政客,以及一对处心积虑创建家族皇朝的野心兄弟,这对华人政治有何意义?今日马华公会黄家定之流,并没有把国家前途与族群权益放在重要议程中,反而把大选当成党选前哨,基于派系利益,竟用自毁自残的方式一举歼灭两位本党的内阁部长。这种做法如果尚可称为"巩固在朝力量",那么它在巫统面前,充其量只是一群虚弱、贪婪、毫无尊严的卑鄙政客。安华早说过,黄家定只是内阁的应声虫,投马华,就是巩固内阁应声虫。
启动政党逆向重组
自1995年以来,华人政治实已经历过一次局部的政党重组(party alignment)过程。较之九十年代之前华裔城市选民对反对党的政党认同强烈,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华人政治对反对党的政党依附感(party attachment)有了一个持续移转的迹象。从政党得票率的角度,民主行动党的得票比率从1990年17.61%猛跌至1995年的12.06%,这种趋势持续三届选举,至2004年大选,更创下9.94%的历史新低。在这段期间,华人选民基于各种理由,对马华公会和民政党的政党认同度有明显增长,由倾向反对党转为偏向执政党。
但是,过去十余年华人政治上的政党认同与偏好对象,却有可能在本届大选中发生变化,从而遏止乃至扭转这一轮的政党重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发展,则说明既有的一波政党重组已经告终,而进入另一波反向的重组现象。按目前选情而言,马华公会大败,由反对党开启另一波逆向重组的工程,是极有可能的结果。
华裔选民必须在3月8日的投票中,发出明确讯息,投马华公会不信任票,才能教训空头政客,惩罚巫统跋扈。而要达到这种效果,让马华小输是不够的,必须让它大败,才能产生政治上的扩大效应。华裔选民也得紧记,不要国州议席分裂投票,要把两张选票集中起来,才能创造最大的政治冲击效益。
自1995年以来,华人政治是"只反贪官,不反朝廷",最后反为朝廷招安,结果代价惨重。这回不必担心出手太重,会让马华瘫痪不起,反正马华败绩如何,巫统赏赐的官职都不会减少。但是,如果选民还有一丝怜恤之意,对马华太仁慈的话,到头来就是对国家和族群前途太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