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大选点评(11)

rembau nomination khairy 240208 pkr

如果要我想象(不是预测)2008年的大选成绩,我宁可想象行动党、公正党胜完所“想要胜”的议席,马华及民政党输完没有信心会胜的议席,这个局面可能给行动党及回教党各带来20多个国会议席,公正党也赢取10个国会议席。

如果以上局面成为事实,行动党、公正党皆会跌破眼睛,暗地里不相信竟有这么强力的“反风”,一面“暗锤”早知如此,当初应该加把劲,一举突破国阵三份二的多数议席垄断。

再野党会异口同声地对外则高姿态宣布是他们的大突破,是人民的大胜利,是选民表达了对巫统霸权的不满,是人民强烈要求国阵政府严厉肃贪、整顿治安、改善经 济、公平对待各族人民的信息。同时也不忘谴责选举不公平、媒体的不公平报导、对手滥用国家机器及贿选等等,以致无法一举击败国阵。

bn barisan nasional election 2008 manifesto 另 一方面,输掉五六十个国会议席的的国阵,原本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国阵的竞选宣言本来就没有做出什么具体的承诺,看看那堆由无数“加强”、“ 继续”、“ 提升”、“ 扩大”、“ 鼓励”等等含糊其词的“国阵竞选宣言”,几乎完全没有正面具体回应对手的竞选策略及攻势,就知道它不论大胜或小输(对手的大胜不等于国阵的大败),由巫统 主导的国阵政府,将会沿用其既有的政策治国,而仍然垄断三份二多数议席的“霸权”,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它会附顺民意、废除恶法、减低油价、承认独中文凭、全 面按需求增减华小、全资负责华小的建校与设备经费等等结构性的腐败政策。

在野党“不想要胜”!?

笔者在本文第一段就引用“想要胜”的形容词来形容行动党或公正党可以胜完的选区,等于说这两个政党“不想要胜”的选区,输掉是预料中的事,取胜是“红 利”。以雪隆为例,“想要胜”的选区有双溪槟榔、斯里肯邦岸、班达马兰、加影、灵北、武吉东姑、甲洞、武吉免登、焦赖、士布爹、莲花苑等,“不想要胜”的 选区有灵南、疏邦、蒲种、格拉那再也、沙登、班底等等。

看看竞选旺沙马朱的黄朱强、格拉那再也的罗国本、班底谷的努鲁依莎、八打灵再也南区的许来贤、沙登的张念群、巴生的查尔斯圣地哥亚,一箩箩的中原重镇,在 所谓"反风"强劲的关头,竟然是没任何“党要”或“强人”攻城,可见这些政党从来就没有“认真”要拿下这些选区的意愿,从来就不曾去用心经营这些选区,所 以才会出现这么“戏剧性”的候选人,才会出现每届大选皆换一个国会选取来竞选“试试看”的候选人,才会出现自认“打国”的料的“候输人”,以及帮所属“梦 想”政党的黑区填补候选人空缺的“理想青年”。

再看看行动党那些每次大选皆搬出陈年黑白旧相簿来登报的候选人,细细回味年轻时如何与妻子邂逅、然后在某间戏院看戏的伟大史实来给专访版位提供资料作为竞 选“国会议席”的宣传主题;看看那些刻意穿拖鞋以示与民同在,但却与驾巴士打领带的选民脱节的候选人;再看看高级市议员型候选人,一届又一届积极帮忙市政 府解决垃圾、路灯、水沟问题,积极地减低选民对市政府的不满而为国阵政府带来有增无减的多数票,再回头看看其要抗衡巫统霸权、捍卫媒体自由、废除恶法的豪 言口号,对比之下,一届又一届的为民服务,帮市政府为民服务,是无奈还是无能?选民委托它监督政府、抗衡恶法、反腐反贪、抗衡巫统霸权的神圣任务,情归何 处?土地局、电讯局、邮政局、市政府执法局、还是交通局?

谁不“顾全大局”?

dap penang state manifesto 260208 group 选 民普遍上认为行动党、回教党、公正党这回应该会获得比上届全国大选更好的成绩,肚懒国阵的选民认为应该一致口径对准国阵来打,将一箩箩的“肚懒”送进国会 去制衡巫统的霸权,说这叫做“顾全大局”。说到大局,我看到回教党要拿下丹、丁、吉三州的“大局”,却看不到行动党的大局,竞选还没几天,行动党就越来越 落力“顾全”槟州首长由华人担任的“大局”,甚至搞到要强调否决多数议席国阵不倒台的“大局”。选民心中的“大局”,以政党的宣传口号为蓝本,实则与参选 政党的格局、实力、能力落差甚远。

一场2008年全国大选,朝野政党实际上最致力的任务就是派系角力,并通过候选人的布局决定了来届当选后的党职及组成政府的影子内阁,可以说,提名过后, 新政府的内阁职、州政府各级官职,应届当选各级主要党职也一并在这届的全国大选提名日敲定了,随后变动的是一些微小的意外落马及意外中选个案,无关大马未 来五年的政治“大局”。这种大选的焦点从来不是政策,而是竞选过程的小动作。大选,选的是来回50个国阵作了最坏打算可以输掉的国会议席,其中一半是非巫 统议席。毕竟,对于国阵来说,对手的大胜不等于国阵的大败。到时再野党也有一万个理由来解释由于无法破解三份二,所以还不是时候撼倒巫统霸权,这是林冠英 所说的政治现实。

马接“巫统赢,马华输”的逻辑

election day machap by election 120407 bn supporters

作 为本文的总结,我们来回顾2007年4月的马接补选,补选成绩显示约有10%马接峇鲁华裔选票转向,投给行动党,行动党秘书长选举策略顾问刘镇东形容这场 补选是“巫统赢,马华输”,因为马华在华裔选区的票数,尤其是马接峇鲁新村的得票减少了356张,而行动党则增加了166张(见 2007年4月13日《当今大马》

行动党既然说“投马华等于投给巫统”,那么10%马接峇鲁华裔选票转向,票投行动党,利用选票教训巫统,削减了马华10%多数票后,为何行动党仍然说是“巫统赢,马华输”呢?

如果这次华裔吹反风,响应行动党抗议巫统霸权的号召,同时也向马接峇鲁华裔选民学习,成功削减马华及民政最少10%选票或议席,行动党的胜利是否正如该党 所形容的“巫统赢,马华输”?如果华裔选票转向的比率达到20%以上,马华肯定大输,行动党大赢,巫统也大赢,双赢啊!华社呢?情何以堪?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