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益宣布退出公正党、署理主席候选人慕斯达法致函主席要求暂缓选举、公青团团长候选人巴德鲁希山投诉10点党选的弊端,再加上一些区部选举出现混乱与打斗的局面,已经导致公正党首创先天的直选蒙上了阴影,也充份印证了杜鲁门的看法,毫无保留地爆发在公正党直选的过程中。
风波不断导致减分
公正党作为一个以烈火莫熄或者改革作为党的核心价值,再加上面对当权者的打压与官方媒体的恶意报道,常常给人带来一种混乱不堪的印象,当然不像极权或者威权统治下那样井井有条或者稳定和谐。坦白说,这种直选制的确是有不少的漏洞与弱点,更有空间让人有机可乘甚至趁火打劫。
此次的直选本应是为公正党的改革形象加分,但随着各种负面的事件与风波不断,或多或少已经影响到人们对于公正党的信心。公正党的党选委员会本应可以扮演一个具有公信力与确保选举自由、公平与廉洁,如今却被某些党员质疑甚至比喻为长期遭人炮轰的大马选举委员会,不中立与偏袒的嫌疑。
当然,党选委员会不能够与选举委员会相提并论,因为比起全国大选,公正党的选举过程与程序要复杂得多,而且很多技术上的限制、资金上的不足与人力资源的缺乏,都导致此次直选出现很多的弱点。
虽然实权领袖安华与总秘书赛夫丁多次强调党中央将会认真看待及谨慎处理任何的投诉与舞弊的证据,党选委员会也多次作出调整与改善,包括选票的颜色会随着不同星期而改变、党选委员会的职员的人数增加、监票的程序严加处理等,似乎无法满足所有的投诉者。
结果,有者甚至动员抗议或者呈交备忘录、有者煽动党员杯葛党选或者候选人退选、已经被开除的党员甚至还出动巴士动员不清楚状况的吧生谷外的居民到党总部示威,入禀法庭申请党选无效等做法,务必搞垮整个民主党选的进程。
面对各种负面的宣传与攻击,很多爱护这个只有12岁的公正党的党员,虽然感到非常心痛与低落,但也坚持党应该落实改革的议程。很多时候当党选候选人到访该区部的时候,党员关心的都是为什么党选这么乱?为什么有些候选人如此攻击党选舞弊?难道这不是一场友谊赛吗?就算输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吧,党还是需要他们的贡献与付出啊。有些候选人为了赢取党选而制造各种毁灭性的破坏,都是让很多党员痛心。
直选这面照妖镜
因此,直选可谓是一面照妖镜,把各种党领袖的真面目揭穿。那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候选人,都会跟随竞选团队到各地去拉票宣传。组织工作不足的区部,却打肿脸皮充胖子宣称会有几千党员出来投票,投票当天却只有小猫三两只出来。
直选制也导致过去时常闭门造车或者纸上谈兵的领袖发现各种做法完全无法奏效。只讲不做肯定被人唾弃,有勇无谋更加难在这种直选制生存下来。每一个可以在党选脱颖而出,肯定是身经百战,面对选票的考验。
此次的直选也是在测试竞选机关的强度,如果党的区部平时缺乏组织工作,动员能力没有受到检验,很多时候在全国大选来临的时候都会措手不及的状况。这次的党选,也可以说是一种练兵的过程,除了从海报设计、口号造势活动、到技术操作的问题,全都被摆出台面来研究及操练。
民主不是菁英政治
无论如何,正如台湾政治评论家杨照在其《如何做一个政治的人——理解政治的五十个关键字》中指出,民主不是菁英政治。民主的原则,本来就没有预设,也不可能期待参与在这套制度运作的人,都具备充分的政治理解能力,都拥有精确的政策选择判准。
民主是反对菁英决定,所以给每个人同等价值的一票,谁都不多,谁都不少。民主的实行,是会提高一般公民的政治意识与政治理解,然而,民主仍然没有任何机制来要求公民具备怎样的水准,更不能制定任何鉴别方式,如果要检验“资格”,那就不是民主了!
因此,公正党应具备自我调整的机制,不断纠正与改善,淘汰那些不遵守或者违背党选民主精神的人。公正党领袖致力推行直选制,当然也有必要在党员素质的提升方面做出努力,更应该了解到这项直选的措施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后果,而做出各种应对策略,致力把问题与弊端降到最低。
民主这条路不但遥远,而且曲折。只要有政治意愿(political will)及果敢的领袖,当然不会用各种负面与消极的理由来拒绝民主直选。
编按:作者为公青团宣传主任兼雪州公青团副团长,是次党选竞选副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