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抢眼
最话题
最新鲜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的其他作品
mk-logo
专栏

upm student suhakam memo 211107 khoo kay kim 正当一个大马运动如火如荼进行,马大历史系教授邱家金不落人后,趁机建议废除多元语文教育制度,以统一(语文)教育制度替代,认为如此才能达致一个大马的愿景云云。

邱家金对单一语文教育制度情有独钟,对多元语文教育制度“分裂国民”深痛恶绝,难道华小淡小是恐怖份子的温床?还是两种源流学校的课程纲要鼓吹分裂国家?

身兼大马人权委员会委员和反贪委员会顾问,邱家金没对反贪委员会官员以种族性言论辱骂加影市议员陈文华仗义执言,对举剑的希山慕丁和带牛头示威的巫统领袖不发一言,不曾批评专为年轻人洗脑的国家干训局(Biro Tata Negara),对马来西亚前锋报这种党营法西斯机关没有异议——请问这些充斥国内的种族主义现象,那一个主角来自华小淡小?那一个机构主要由华小淡小生出掌?

社会上还有许多的邱家金

无论如何,大马社会还有许许多多的邱家金,他们支持单一语文教育,反对多元语文教育,所持的理由和邱家金相差无几。多元语文教育制度的支持者绝对需要深入分析和提出有力理由说服这个群体。

让我们看看在中英文媒体上批评邱家金和马哈迪的几种观点:

(一)邱家金自我矮化,丧失民族尊严;(二)破坏国民团结的仍是不公平的政策,而非母语教育制度;(三)双重标准,马哈迪允许其它纯马来教育机构如马拉初级学院和大学存在,以及奉行种族主义政策,他没有资格批评别人;(二)国民学校的素质低落,马来文化和回教成为主流,不尊重其它族群的文化和宗教,他们不得已送孩子到私人学校或华小就读。

不必动辄民族大义压人

邱家金反对多元语文教育学校,基于这种制度从小隔离学生,长大成人后,合作与同心的精神便难以建立,进而造成国民分裂。他也认为少数族群必须有自知之明,融入主流教育制度才是正途。

new era college 131108 the stone 01 邱家金毕竟提出了一种解释,华教支持者即使不赞成,也该据理反驳之,不必动不动拿民族大义压人。况且邱家金可能不吃你的民族大义这一套。

何谓丧失民族尊严?这可没一个统一的意义。当个人的族群特征被剥夺或蔑视,他或许有丧失民族尊严的感觉。懂华文华语的华人,或许认为华文关乎民族尊严,不懂华文华语但保留部分华人文化的华人,可能认为舞狮品茶庆春节关乎民族尊严,华文华语存废没什么关系。第三类人是实用主义者,认为所有族群特征丧失了没关系;第四类人是彻底的个人主义者,他们不认为族群特征与他们有必然关联。

不管邱家金属于第二、三或四类人都没关系,重要的是他的“民族尊严”肯定和雪隆董联会所指的不同。雪隆董联会和其它华团不知道邱家金和他们有认同差异吗?他们不知道大马社会有不少华人不懂华文华语吗?他们知道。但为何偏偏要把“废除华校=丧失民族尊严”这顶帽子戴在他的头上呢?这才是大问题。

对外喊多元,对内却歧视少数

由于将近90巴仙华人进入华小,加上独中、三华文学院、华文报和华团的等社会机构的存在,使用华文华语的华人成为华人社会的主流。再加上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优越感,使用华文华语的支配(dominant)华人群体很自然地排斥和歧视不使用华文华语的少数(minority)华人群体。所以才有“二毛子”、“香蕉人”这种歧视性的称呼。

许多华教支持者批判巫统一直坚持落实单一语文教育制度,不尊重其它族群的文化,违背文化多元的主张,部分人还认为这是支配族群(马来人)欺压少数族群的表现。同理,使用华文华语的支配华人群体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也复制了巫统的文化霸权主张,欺压不使用华文华语的少数华人群体?

harcroft chinese school 301107 school side 这是当今华教运动所应注意的事项。不管华文教育的历史荆棘满途,充满无数委屈和悲情,我们都不该向外喊多元,对内却打压多元及歧视少数。相反的,华教运动应该包容和争取这些少数华人群体,包括邱家金。否则,这些少数华人群体在面对双重歧视——巫统的种族歧视政策和支配华人群体的文化歧视——的情况下,他们为何要支持歧视他们的支配群体的华文教育抗争? 他们何不干脆切断和支配华人群体的关系,或者视这些使用华文华语的群体为“文化相近社群”,接受巫统的一种歧视就好!换言之,华教支持者把潜在支持者推给了敌人。

破坏国民团结是个假议题

第二,破坏国民团结是个假议题。数十年来,巫统除了炒作华淡小区隔学生,指其破坏国民团结外,根本不能证明华淡小实际上如何破坏国民团结。生活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可能因为接触的减少而对其它族群感到陌生和拥有片面的刻板印象,但是并不会因为陌生而对其它群体不满。大学族群关系疏离和社会两极化的根源是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政策所致,这是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长期累积出来的印象。

mahathir at umno assembly 280309 02 由于巫统和马哈迪推行的歧视性政策造成土著和非土著之间机会不平等,在获取教育、房屋、就业和商业机会上处于不利位置,我国才会面临社会两极化和国民不团结的现象。巫程豪说这是种族隔离政策(apartheid)并没有错,它只是没有造成空间的限制,但是土著和非土著之间永远有一道无形的墙,高高地,由这些歧视性政策筑起。这是无形的种族隔离政策。

如果马哈迪和邱家金要证明华淡小破坏国民团结,他们应该支助学者从事严谨的学术研究,当排除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政策后,是否能论证华淡小教育制度破坏国民团结?没有研究,无法举出实证,只凭基础脆弱的推理,就妄谈华淡小破坏团结,乃是把马来霸权(巫统制造)和歧视性政策的“死猫”塞进华淡小的嘴里,这是偷天换日,转换概念的烂招数。

巫统多假马来民族主义者

不过也难怪,毕竟种族主义政治横行半世纪,官方媒体不断向民众灌输种族主义意识形态,谎言说多了也会越来越真,听久了谁也会多少有点动摇,所以华淡小常背上分裂国民的罪名。

umno agm 250309 hishammuddin wield keris 01 假马来民族主义者如巫统领袖们,只是企图利用华淡小作为障眼法,为其种族政治的歧视性政策遮羞。几乎毫无例外的,这些巫统领袖都送孩子出国接受全英文教育,向外高喊马来人至上,骨子里却是日不落国的遗民,虚伪入骨,所以是假马来民族主义者。

真马来民族主义者在马来人霸权 /马来人至上的语境中成长,生活在支配群体和支配语言教育制度中,加上政治精英的长期灌输狭隘的种族主义意识,不鼓励批判思考的教育制度,马来社会自然意识不到废除其它母语教育制度,合并成单一国民教育制度有何不妥。

工具论让人崇英媚英得厉害

第三类的批评者实际上并非认同母语教育。他们所持的立场是政府持双重标准,一旦政府废除玛拉教育机构和落实较为平等的政策,他们或许不会反对废除多元语文教育制度和落实单一语言教育制度。母语教育制度无法从这类批评中获得正当性和存在价值。

第四个群体是工具论的信徒。母语教育——尤其是华文教育——似乎成了国民教育的替代选择,或说得更难听一点,不得已的选择。许多论者认为华小比国小少种族和宗教歧视、更具包容性和素质更高。但是,这个观点是建立在“国小较差”的实况作出的结论。假如国小改善上述所有弱点,这个群体还需要华文教育作为替代选择吗?所以“比较好”和“双重标准”的批评一样,都无法说明母语教育是个好东西,“比较好”只能说明它比较不烂,如此而已,毫无可喜之处。

同样属于第四类人,一些人认为华文具有经济价值,所以送孩子到华小。照这个逻辑,当华文没有经济价值的时候,就该棄之如敝屐了?英文的经济价值不是更高吗?就因为有这种功利的观点,这个后殖民国家的子民——不分种族——才崇英媚英得厉害。

显然的,所有曾建立庞大帝国版图的国家的语言比地方语言流传更广,在国际交易在更广泛被使用,但并非所有人民都搞国际交易,何必全民疯狂学经济语文?而且侵略者在掠夺殖民地所有资源,镇压起义的人民后,还被当做神来崇拜,真是划算得很。

语文是宝贵的文化资产

语文何价?语文是活的历史。人类社会经过数千年的生活经验——个体和个体的沟通、群居、劳动、思考和创造性的文化生活,才形成了多种一致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系统包含了不同的思考痕迹,反映了不同的经验和哲思。

我们可以评估一种语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是否比较优越,比如说A语文在哲学思考方面有显著成就,B语文能够优美地表达文学意境,C在表达数学概念上最困难,但却不能以此论断教育这两个科目必须使用这AB语文不可,教数学绝不可使用C语文。

首先,不管A、B或C语文能够达致何种成就,都不能否定它们的存在价值。正如前所说,语文是人类存活的历史见证,它们的存在本身就能让人了解这个社群的过去的所思所行,它们的存在就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资源。

或许有人问,即使一种语文消失了,真有什么大不了的影响吗?譬如说,当罗马征服希腊,如果罗马完全消灭希腊语言和文化,对全世界会有什么影响?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思想,毕达哥拉斯三角定律是否还能为世人所知?如果满州人在数百年的统治期间消灭华文典籍及彻底同化汉人,谁人还懂诸子百家?那之后人类社会能否生产出同样的思想结晶吗?每个族群的文化都独特及自成一格,丧失语文就丧失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资产。 即使这种语文此刻朴素无华,我们也难以估量它往后的发展及对社会的贡献。

因此,任意消灭其它族群的语文是粗暴和专断的。一些学者甚至称之为“文化屠杀”。当语言人权(linguistic rights)的概念逐渐普及和被接受为文化权利的一部分,马来西亚人必须打开心胸,摒除偏见,共同携手保护各个族群的语文。

教育不能为巫统失败而订造

邱家金或许会辩解,他没有消灭华文华语的意思,他只是建议华文和淡米尔文作为单一科目教导,国民教育制度用一种语言就好。我们有必要先回答,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用单一语言团结国民?还是培养德行及发展个人潜能,使其成为具独立思考的个体和良好公民?就前者而言,我国的教育制度仿佛为了巫统的失败而量身订造,因为歧视性和不平等的政策,要用单一语文教育制度解救。这不是胡乱下药,毒害孩童是什么?

社会契约说到底是个人和国家缔结的合约,个人提供政府合法性治国,政府反过来必须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责任就是提供平等和适当资源,提供素质、自由和具有创造性的教育,以让公民能够学习知识工艺和发展自我。

政府应该允许各种语文源流学校的存在,让它们自由竞争,人民也可以自由选择他们认可的教育制度。除非处于战争时期,世界上没哪个政府那么爱喊国民团结的。马来西亚的情况是做贼喊贼,种族政治和巫统自己分裂国民,却要全民买单修复国民团结!

华教人需反思多元的意义

在政治决策中,尊重其他社群的语言文化,是一种民主精神。民主精神既重视“服从多数”也强调“尊重少数”,总是强调前者忽略后者的人,只是多数的暴徒,而非民主的信众。如果这些支配精英不想支配语文被其它文化消灭掉(就说外星人入侵好了),他们有什么道德立场鼓吹消灭其它文化呢?说到底就是他们处于的支配位置太过巩固,才衍生出独尊单一语文和排斥其它语文的偏执思想。

要这些国家主义者、真假民族主义者和日不落国遗民尊重其它社群的文化,认同多元并存的概念并不容易;要传统华教支持者放弃歧视和排斥不使用华文华语的少数华人群体也不容易。他们亟需走出舒适地带,反思支配群体的偏见,尝试站在弱势群体的位置思考,如此才能理解多元文化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关注《当今大马》WhatsApp频道 随时接收新闻推送。

ADS